第152部分(第1/4 页)
就破得了的。晋国既然敢摆这个阵,就有不怕被人挑衅的底气。
这句话即便没有讽刺的意思,军祭的老脸也有些微红。九是极,是最靠近天数的数字,中原古人如此开创,确实很难破解。他只好求教:“您可有办法?”
少司命抬起了左手,军祭早注意到他纤细的手腕上套了两只银镯子,很宽,其上镂刻繁复古怪的花纹,两个镯子相碰,发出轻灵的声响。
下一瞬,众人只觉微风扑面,眼前一花,一个山鬼落在少司命身后,恭恭敬敬捧上一个漆黑的乌木宝箱。
接到示意,西魏的两个侍卫便上前来接,然而山鬼手中的宝箱,竟然合二人之力也差点抬不住,这才惊觉乌木宝箱竟十分沉重——里面放置了什么?
山鬼交出宝箱后,得了少司命的示意,听话地退下,转瞬消失。
少司命上前,打开乌木宝箱,借着火把的光,众人凑过来观瞻,这一眼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竟然是九个涂满鲜血的骷髅头。
尸骨还不至于把西魏人吓到,他们见多了,打仗供给不足的时候甚至要靠吃人来渡过。可这骷髅,上面染满了鲜血,令人莫名地心生寒意。
“这……”军祭纵然心有好奇,却不再问了。他明白,接下来发生的事,已经不是他该知道的范畴。也难怪少司命根本不在乎有人偷师,也毫不遮掩隐蔽,只因为完全不将他们放在眼里。有谁会在意蝼蚁的偷窥么?
想想虽有不忿,却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他们听从少司命的吩咐,走到每一个阵眼处,等少司命堪定了位置后,才将骷髅头掩埋下去。埋的过程也很复杂,每次动土前都要先打卦,由军祭出面做祷,等九个阵眼都处理完后,已经是黎明初至,天色微熹了。
他们很识趣地没有追问,也不想知道这九个骷髅头的来历。军祭想得比较周全,问道:“设局之人既能向天借运,此人必不简单。我们在他的阵眼上动手脚,难免不会被他感应察觉。”
“不会。”少司命言简意赅。
郦清悟设局会用的是天材地宝,吸收日月之精,这一类材料决计不能遇到血腥、杀戮之类的不祥之物。为了避免被他过早察觉,少司命甚至没有在阵眼上动手,而是在每个阵眼处,找出了对应的死门,将骷髅埋在九个阵眼的死门方位,慢慢渗透。
这九个血骷髅,说来话长了。它们是国师的得意之作,是国师花费数十年炼制。要寻找全阴时辰生人,且必须让他们经历人间九苦,诸如贪婪、暴怒、偏执、傲慢、猜忌、怨恨、嫉妒……最终将人虐杀。这虐杀要历经九日才能死,九天里惨叫声不可断绝,方成绝器。
附着了如此深重怨气的骷髅,若放到九个阵门上,强烈的戾气会慢慢渗透到九个阵眼,而迷雾阵从天地中借来的能量,将被戾气消磨殆尽,再也发挥不了调雾的作用。
这消磨是有一个过程,夜半子时阴气最重,才能缓慢渗透。等到郦清悟察觉阵法有不对劲时,阵的正气已被化解、破坏掉,困扰了高阙塞数日的大雾,将会逐渐消散。待那时仗已经打起来了,想要再补救,也为时晚矣。
…………………
回高阙塞时,朝霞初亮,天边一团红雾。
经历了整整一夜,让拓跋乌愁眉不展的心事,总算是被少司命解决了。
军祭回去复命时,拓跋乌正在射箭,闻言喜得三箭连发击中红心,不住道:“不愧是睿王爷的人……那少司命有没有说,这雾何时能散?我看这天,迟迟也没有散的意思,射靶子都是盲射。”
“说要夜半子时阴气最重,对方的阵才抵不住。”
拓跋乌敏锐地抓住了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今天后半夜,晋国的阵才能被破,雾才散?”
“是,”军祭有些迟疑:“后半夜雾开始散,天亮时才真正散去。”
如此一来,突围的时机便十分重要。拓跋乌放下弓,拉开腿坐在地上,沉思了片刻:“把阿木黑他们都叫来,是该考虑今夜突围的打算了。”
常年打仗积攒的经验和本能,让他很快有了突围的对策。要趁后半夜雾气未散时,在浓雾掩护下出城突袭,打晋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以想象,那时晋军一定是惊慌失措的。等天亮雾散时,西魏士兵的优势更就完全体现出来了——快、机动、矫健,只要他们能占住突袭的先机,晋军就再也翻不了盘。
还妄想用八百战俘,动摇一万多人的军心?哈哈,他就给晋军上好这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