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1/4 页)
,并从危机中挽救了罗马的是平民出身的优秀职业军人——玛里乌斯(公元前157至公元前86年)。他的想法是:不再依靠那些有能力自备装具的有产市民,转而提供武器和薪金给无产市民,并以合约的方式保障他们在退役后能够得到一定的土地。此举大大促进了罗马军队的职业化。由于装具不再取决于私有财产,因此所有士兵们的装备与训练得以统一标准化。新一代步兵的装具与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相当,都配备有盔甲、大型方盾“斯邱托姆”、短剑“格拉蒂斯”和两枝投枪(‘皮鲁姆’或是‘皮拉’)。维利特斯这一兵种被废止,步兵中不再有轻步兵和重装步兵之分。但是骑兵的装备与职能,在玛里乌斯的改革前后并无变化。在军团的编制上,进一步贯彻了标准化原则。一个军团由10个营构成,每个营编内有6个排,每排兵力为80人。不过,各军团的第一营均由5个160人的排构成,因此,在编制上,军团的步兵总兵力应为5120人。在实际运用中,为了保证军团步兵实战能力的均衡以及运用方便,一般情况下兵团总兵力大多为2000到3000人,最多不过4500人。在军团编制中的骑兵,减少为4个骑兵队共计128人——这主要是因为依靠没有罗马市民权的外籍军团组成的辅助军(阿库西里亚)来提供精锐骑兵已成惯例。而投石兵、弓兵等传统上的轻装步兵,也多由辅助军充任。这些辅助军基本上以营或骑兵队为单位,配属给罗马将官充当野战军或是守备队。内乱(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30年)结束时,胜者屋大维(奥古斯都皇帝)麾下的兵力多达50万。但他在获胜后迅速裁军,将常备部队精简为由30个军团(不过,其中的3个军团在公元9年爆发的托伊特堡森林会战中被全歼)连同辅助军共计约30万人。在奥古斯都皇帝治世后期,他还组建了臭名昭著的皇家近卫队(普拉埃托利亚)。近卫队的编制单位为每营480人的步兵营和32人组成的骑兵队。在野战时,军团一般以2至3个营的纵深进行布阵。军官和士兵全部实现职业化后的新生罗马军团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战技精熟,冠绝一时。营不再是行政管理上的单位,而是拥有高度机动性和自由度的独立战术单位。司令官得以将一至数个营作为总预备队配置在阵地后方,适时出击;或是随时从本队中分派出以营位单位的分遣队,随心所欲地排布构思中的理想阵型。这种“科霍尔斯战术”在以步兵为主力的欧洲战场上无往不利。但在亚洲平原上与机动力超绝的波斯骑兵对战时却吃了不少苦头。马略的军制改革,似乎成功地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共和政体下的罗马军制,但用长远观点来看,由传统型的国民军向职业军队的转变,必然带来军阀势力的扩大,而终将毁灭共和政体本身。在凄惨的内乱结束后,终于出现了打倒并吸收了全部军阀势力的唯一的最高权力者——帝国皇帝。
第一百五十二章 直接南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直接南下
北面罗马军队的来临让刘瑞十分的头疼,是吃也吃不下,觉也睡不香。一来罗马军队并没有侵犯大汉的领土,可是这还是是
让刘瑞担心不已啊,毕竟这是一支和自己的军队齐名的强大军团。
同时他也在仔细的分析着两军之间的优劣,大汉和罗马一东一西,在地球的两极建立起了强大而繁荣的国家。众所周知,由
于战国时代开始的社会制度变革,摆脱了奴隶制度,在比较完善的封建耕作制度下,再加上冶金技术,制造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发
展,汉朝的农业经济达到鼎盛。罗马王朝仍然处于奴隶社会,并在向农奴制转移,其农业经济明显不如当时的汉朝。但罗马也有
自己的经济优势。由于地理的优势和重商传统,其商业比较发达。而且罗马王朝发展了独特而凶残的战争经济,在向外扩张和征
服的过程中,罗马的财富急剧扩张。从经济实力上来说,可谓各有千秋。下面将从军事实力来看这两个当时的最先进的文明。
在军制上,汉朝保持了秦朝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特点。武帝时期,以“中朝”驭“外朝”,削弱王国诸侯,加强对军权控制;
在频繁用兵过程中,军队结构、兵员征集等不断变化,骑兵上升为重要兵种.募兵制逐渐施行。东汉初,裁撤郡队,取消都
试制度.以募兵制渐代征兵制,使国家军力遭到削弱。汉朝的常备部队并不多。汉朝军队包括京师兵、郡国兵、边防兵三个部分。
三者结合,构成军队的整体。各地的郡县军队定期进行操演戍守。汉军在战役前往往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