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1/4 页)
��寄合氲娜税。�
更让颜肃之惊喜的是,不止这两个人来了,楚丰也一摇三晃地来了。楚丰此来,也是亲自过来给曾孙女定亲的。论辈份,八郎比这女孩子长一辈,但是年岁相仿,乃是楚攸的亲孙女。颜肃之亲自出城接了他舅,妥妥地往“戚里”安置了,一天跑他家八回,做足了乖外甥的样子。
姜氏对于侄女婿能过来,那是一万个开心的,特别郑重谢过了颜肃之。颜肃之不好意思地道:“夫人为我着想,我又怎么能不为夫人着想呢?”
就这么一片和谐之中,冬至日到了!
白兴等人最后定的吉日正是在冬至,冬至日,天子要祭天的。这回是两件并作一件做了。
颜肃之须登大驾,先往郊外登坛。大长公主也给他面子,亲自捧了玉玺再给他一回。由于前面已经演过三请三辞了,这一回颜肃之就痛快地接了玉玺。然后加冕,定国号为周,明年改元,是为开元元年——这个年号据说是丁号给起的,让颜神佑无语了很久。【1】
给他戴帽子的是赶过来的郁陶,帮他收大印的是楚丰,念诏书的是蒋老廷尉。诏书却是李彦的手笔。
事毕,燎祭。
还宫。
至此,江山易主,虞家天下至少这南边半拉归了颜家的大周朝。
百官因请尊奉皇太后、册皇后等,颜肃之道:“不然。”先封原越国大长公主为越国夫人,食封万户。唐仪已经知道连颜孝之这样的,也不过五千户,回去跟大长公主说了,大长公主也不傻,先辞了。死活只要了五千户。
颜肃之便以大长公主的孙子,唐仪的次子过继虞氏,改名虞泰,封安乐公。奉旧朝正朔,以为国宾。
大长公主失声而哭,蒋廷尉与郁陶领头称赞他真是个厚道人。楚丰捋须,直到此时才能断言,他妹子这算是熬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前面顺手把希仁的名字打错了,感谢提醒的亲=3=
【1】其实“开元”是个很有意思的词,有研究的同学会发现,它是唐明皇的年号,但是在唐高祖李渊的时代,法定的铸币叫“开元通宝”。
☆、253·第一次分红
话说;颜肃之个神经病正儿八经当了皇帝;实是世事难料。反正;连他亲妈和岳母都没想到。可这么多正人君子都没当成皇帝,偏叫他给当上了;真是时也命也。
亲身参与缔造一个新的王朝;开创盛世;是几乎所有胸怀大志之人的梦想。君子;也不例外。
霍亥、丁号乃至于卢慎等人犹可,李彦的激动却是更甚——他经历过一个效忠的王朝的覆灭。当时年轻啊,心眼比现在还实在,虽然知道那个王朝已经病入膏肓;还是觉得虞家人不厚道,死活不肯合作。这种执念一直绵延了几十年;现在终于可以放下了。就特别想辅佐个明君开创盛世。
想开创盛世,那就得有权、就得能够参与决策、对大老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就只是在空想。所以,连李彦都比较关注丞相的问题。尤其是首相!
坑爹的是,颜肃之的嘴巴咬得比河蚌还要紧,死活不漏一个字。他不说,也没人敢问。前思后想,觉得颜神佑可能会知道。但是这个丫头也不是省油的灯,老人家不好意思问,小字辈不敢问。丞相的名字就一直到祭天,还是没人知道。
包括李彦在内,很多人都在悬心,十分想知道马上要公布的名单里有谁。李彦还在操心:首相是谁啊?是不是我啊?
有些事情,是神仙君子也不得不俗气一回的。
然而颜肃之最先公布的却是对前朝遗孤的优待,李彦登时忘了自己的事儿。哪怕他不做丞相,不主政,就此死去,似乎也能看到盛世再临了呢。李彦口角含笑,微微地点着头,一副欣慰的模样。
安置完了大长公主和虞泰——这娃太小,今天还在家里被保姆看着呢,颜肃之又势趁公布了对济阳王的处置措施,只要济阳王老实投降,还能保他一命,安生养着。不然,后果自负。
大长公主彻底放下心来了,心道,颜二果然是个好人,大郎(唐仪)稀里糊涂鬼混了一辈子,在这一件事情上明白,那也就够了。
于是大长公主先表示了赞成,直说:“你这么厚道的人要不做皇帝,就没人配做皇帝啦。”
她老人家一开口认证,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其他人只有跟着一起吹捧颜肃之的份儿。这里面有真心也有故意,也有心不在焉,等着自己的任命的。即便是颜孝之与颜渊之,自己不用担心,还要想想儿子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