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页)
陈希烈被杨国忠数落得脸色涨红,心里哆嗦了一下,望着杨国忠离去的背影半天没吭声。只待杨国忠去的远了,才狠狠跺了跺脚,低声咒骂道:“小人,狗贼!”
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陈希烈心下凛然赶紧闭住了嘴。
哥舒翰和程千里并肩而过,向陈希烈微微点头致意,然后就走了过去。
程千里有些羡慕地望着哥舒翰笑道,“恭喜哥帅了此番靖难勤王勋甚大,封了郡王,不仅光宗耀祖,名垂青史亦是必然。”
对于哥舒翰和程千里这样的实权藩镇来说,权力和级别已经没有太大的指望,因为他们本就占据高位,向上的空间不大了:但爵位,却还可以期盼一下。封国公、封郡王,都是有先例的。
军中权力只能暂时归属于个人,但爵位却可以荫及子孙,给整个家族带来无上的荣耀。
封了郡王之后的哥舒家,真正列入了长安城一流权贵之列。
因此,程千里多少有些羡慕。
哥舒翰轻声一叹,“程兄,某家此番不过是适逢其会而已想那张瑄突然找到某的头上,某家念及陛下隆恩,也推辞不得。”
“这张瑄还真是不简单呐。”程千里也感叹着说,“本帅也没有想到,我朝竟然会出现如此少年英才,名满天下权势冲天,怕是当年的张九龄也难以比拟。”
“张九龄一介文士,书生意气,焉能与他这幼子相比。某家也着实没有想到,张九龄会生出如此有胆识、有魄力的儿子程兄还不知,此子谋略过人、刚毅果决、颇有手段,如今执掌兵权,更是一飞冲天,就在一二年中,这长安城里怕是无人可及他的锋头。”
“李林甫之后,杨国忠起家。但从现在看来,杨国忠被张瑄压过风头去,是迟早的事情。
说不准陛下还可能外放张瑄一个藩镇……”
“哦?外放藩镇似乎……似乎早了些。”程千里的目光有些闪烁不定,如果张瑄真的当上了节度使,怕会成为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节度使和一方诸侯,不仅空前而且绝后。
“程兄,某有预感,甚强的预感。陛下一定会大力扶植张瑄起家,目的只有一个一—原来,某以为是制衡杨国忠,但现在看来,杨国忠根本不足为惧。”
哥舒翰压低声音道,“不知程兄可曾注意,安禄山匆匆逃离京师,不尊诏命不告而走,但陛下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提也不提一句……某家猜测,陛下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
“是呵,安禄山势力坐大,积重难返。荣王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陛下不能不有所防备。如果再不防备,他日安禄山必反了。”程千里点了点头,亦轻轻说着。
两人边走边说,不多时就各自上车,出宫回府而去。
……
那边,张瑄与高力士并肩向御书房行去。
高力士回头暗暗瞥了张瑄一眼,心头感慨万千。
不久前,张瑄还是不足挂齿、让很多人不以为然的朝中的中下层官吏、东宫的辅臣,但弹指一挥间,他就青云直上一跃成为需要文武大臣抬头仰望的敬畏的对嘉
“子瞻老弟此番救驾有,咱家也是心有所感。若是没有老弟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怕是咱家此刻也见不到子瞻老弟了。”
“大将军过誉了。陛下有命,张瑄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大将军对张某的提携、提点,张某更是铭记不忘。大将军有所吩咐,一个口信或者一封书函出宫,张某必无有不从。”
张瑄拱手笑道,态度还如之前一样,对高力士微有几分敬意。
说实话,别看这大唐朝廷这么多人,可很多人在张瑄眼里,还真不如高力士这么一个太监。高力士虽然贪财好物,深得皇帝信任,但却很少因为个人原因在皇帝面前口出谗言,构陷大臣,看问题也极其有远见、很有原则性。
而且,此人的难得之处还在于,从一而终,从始至终对皇帝忠诚不二,毕生不移,颇有风骨。
“哈哈!好,子瞻老弟的话,咱家记在心上了。他日咱家若是有难,还请子瞻老弟援救一二。”高力士哈哈笑着,“走吧,子瞻老弟,别让陛下等急了。”
张瑄点头,与高力士一起加快了脚步。
但即将走进御书房的时候,张瑄突然停下脚步转头望着高力士压低声音道,“大将军,陛下是否有意要废除太子?”
杨国忠和李亨在兴庆宫“表演”的那场逃离未果、恼羞成怒之下又焚宫的大戏,张瑄也略有所闻,由此猜出太子肯定引起了皇帝的深深记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