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页)
、受了皮肉之苦才恍然大悟,在“审巫法庭”上不做被告的唯一办法就是成为原告,让别人去做被告。正因为巫术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谣言本身就可以治罪。因为无从证实,所以就无须证实。丹福思总督常常是这么质问疑犯的,“你是女巫吗?”疑犯答:“我不是女巫,我不知道什么是女巫。”“你不知道什么是女巫,那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女巫呢?”……
看来,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唯一能拯救保全自己的方法是认罪,再把罪责推卸、转移出去。在求生的本能下,萨勒姆的村民们露出了最真实的低劣本性,都一一这样做了。审判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滚雪球效应。几个舞步引发了招魂、诅咒、巫术、撒旦、审判、谎言、诬陷和阴谋。
在这个小村子里,人们世代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村民之间早已存在田产之争、爱恨嫉羡等旧仇宿怨,谁的心里没有一两个恨之入骨的人呢?捉巫运动大大满足了各色人等迫害别人的心理动机。他们巴不得上“审巫法庭”,在总督面前,指出那个巫师来!人与人的斗争远比巫术本身更为可怕,指控一步步升级,罪名越来越重,牵连的人越来越多,莫须有的雪球越滚越大,即将失控,惨剧一触即发。
商人们发现捉巫运动竟然还充满了商机,指控别人是有利可图的,一旦人们被关押起来,就可以乘机低价收购他们的田产。因此,他们格外热心地赞助这场运动,指望通过它大发横财。
此外,萨勒姆的村民们长期过着循规蹈矩的禁欲生活,人人都表现成一个合法的良民、虔诚的教徒,严格奉行严苛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生活死水一样波澜不惊,而现在通过随意指控,他们找到了发泄罪恶的公开、合法途径。兴奋起来的人们对这场刺激神经的运动简直欲罢不能,都在不知不觉地推波助澜:恣意报复、奔走告密、诬告捏造,窃听、偷窥、监视……无所不为,使之愈演愈烈。先后被捕、受到指控和审讯的总人数达到三百多人。迫害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不亚于一场革命运动了。
最终,九个最正直、拒绝认罪的村民,被作为巫师绞死了,惨剧终于使闹剧告一段落,但也使这个小村庄罩上了一层恐怖的阴云。时至今日,萨勒姆山头上还保留着当时处决犯人的绞刑架,还诞生了以这个故事为蓝本的经典剧作《坩埚》。
值得一提的是,帕里斯的侄女艾比盖尔在 “审巫法庭”上还说约翰。普罗克托的妻子伊丽莎白夫人是一个吸血鬼。
吸血鬼?劳累了多日不免有些昏昏欲睡的丹福思大人,一闻此言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了,这倒新鲜有趣儿!孰知约翰为了保护妻子,在法庭坦然承认了和艾比盖尔偷过情,以至于他自己上了绞刑架。
血族们点评道,“这些丑陋的人自己窝里斗,我们大可不管。”
“可他们也牵涉到了吸血鬼啊,弄不好又一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完蛋了,这些家伙自己要偷汉子,自己要陷害别人,自己要乘机发灾难财,怎么都把账算在我们头上?”
无论如何,此事也算不同寻常,别的吸血鬼置之脑后的时候,黛丝特却常在心中暗忖。巴托里伯爵夫人口中美艳的红发女子,萨勒姆村庄里脱光了衣服跳着淫猥舞蹈撩拨少女的美女,会是谁呢?
黛丝特甚至和艾比盖尔交谈过,“她究竟是谁?”艾比盖尔不知道她的身份来历,但想了想补充道,那女子后来乘夜来找过她。“你不是最恨伊丽莎白?告诉法庭那个吸血巫女正是她,同时别忘了让贝蒂也作同样的陈述。”
艾比盖尔一脸茫然,“你怎会知道我最恨的是她?”
“是的,我还知道约翰是不会向法庭坦白他和你有染的!在这个清教徒社会,通奸是触犯‘十诫’的大罪,所以你放心大胆地出面指控伊丽莎白好了,她就是村里作乱的罪魁祸首,吸血鬼女巫。”
原来,艾比盖尔曾与约翰?普罗克托偷过情,还希望取代他的妻子伊丽莎白,遭拒后衔恨于心。可这女子为什么会知道一切?
黛丝特闭上眼,视野中出现了一张妖媚的脸,苍白得像是一个伶人,飘忽地绽放在夜幕中,一把红发像水草一样飘扬不定,艳丽得几乎有点不真实。
眼前的图像拼凑了起来越看越像一个人,但目前在世的女吸血鬼,血族的名册上还录有八个呢,怎见得就是她呢?而她又居心何在呢?不,不一定会是她,黛丝特竭力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从前法老和她亲近而存有偏见和芥蒂。
第二章 宝藏
酒肆里三教九流都有,有人喧哗吵闹,有人烂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