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1/4 页)
留了贾氏和文轩在杂货铺内转看商品,蓝怡则和林远到旁边的青山油铺和青山山货铺巡看。
青山商记为了保证在一地的独家经营,并未在梅县内多开设商铺,是以梅县境内青山商记的铺子也就五家:除了这三处还有县城边的青山油坊和青山鲜果,在其他地区也多是和当地的店铺合作,只是因为梅县有夏婉和王承德等人在,蓝怡才将青山商记的几家分号开到梅县,现在的经营情况也不错。
大周的经济总体来说是十分发达的,远比她想象的要发达的多,并不是纯粹的农耕经济,繁华些城镇的城市经济发展已经让蓝怡惊讶。
当然这些并非她亲眼所见,但是从几次商记开会时,听夏重潇和夏顺等人说起的情况也可窥见一二。
虽然蓝怡对历史不慎了解,作为一个学经济管理类出身的学生,对历史同时期北宋的经济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北宋经济的繁荣超越很多人的想象,最直观的表示便是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清明上河图》。长五米多的清明上河图记录的就是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幅图后世流传甚广,在介绍中国经济发展史时也经常被老师引用,说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它所描绘的经济大繁荣比蓝怡所在的年代要晚一百多年,正是经济向上蓬勃发展的时期。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蓝怡对商记的发展更有信心。宏观经济形势看好,作为实体商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青山商记的发展目标和步调,在蓝怡的提议下指定为“讲诚信,稳发展,共富裕”,这也得到了商记诸位股东的认可,虽然制定的过程中,程小七持了反对观点,认为该趁机多多捞银子。
虽然今年商记增股了一次,小七的持股量有所增加,但是他在商记的股份比起蓝怡、夏婉和夏重潇还是少很多。但是在青山商记名下的各家商号他们几人的持股也是有差别的,小七持股量最高的便是青山鲜果作坊,他的持股量和蓝怡持平,达到了四成。是以在小七的坚持下,青山鲜果今年的发展是最快的,上个月商记例会时,小七又极力主张衬着秋季多多购进不易储存的鲜果做成罐装的青山鲜果运到各地售卖,蓝怡并没有反对。
得益于猎奇心理,青山鲜果虽未引起牡丹籽油那般的轰动,但是在各地也是极为畅销的,特别是这种储存反季水果的方式让人觉得好奇,加上他们的售价并不算高,不少人会来买去尝尝鲜。当然大宗的买家还是酒楼食肆,他们拿青山鲜果作为凉菜入席的也不在少数。
销量好自然会有人模仿,特别是在这个没有知识产权和专利的年代,今年市面上已经出现类似于青山鲜果的水果加工方法,好在他们提前有防备,对制作鲜果的关键环节严格保密,所以鲜果没有出现今年牡丹籽油的竞争场面。
蓝怡叹息一声,粗暴的模仿这种恶性竞争是无法避免的,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听着大嫂叹息,林远试探问道:“大嫂,哦,不,嫂子,你这一圈看下来是否也觉得有些不妥?”(未完待续。)
第三五八章 面食小店
本来在沉思的蓝怡听到林远别扭的称呼,忍不住笑了,“看起来还好,更多的要拿到详细的账务才晓得,咱们这个月底开会时好好商量商量下一步的发展。”
王林远点头,“嗯,嫂子说过要用进项和支出说话,不能只靠眼睛看。”
王林远跟在蓝怡身边学做生意时间不短了,潜移默化间他也具有了很多高级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和严谨精神,这点让蓝怡很满意。
“三弟说的对,”蓝怡认可地点头,“除了账务,你还要关注咱们的卖货情况,哪些货物卖得快,哪些货物容易积压等情况,要与伙计们多说说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当然这些并不是一定让你亲自去做,你身边那两个副管事,我看着就能用……好啦,我也不多啰嗦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多谢嫂子教诲,”林远认真记下,他对大嫂的敬佩和感激,从始至今从未变过。
“嗯。咱们商号这两日可有商船要去梅县?”蓝怡问起今日之行的目的。
林远点头,“我听二哥说明日有一批鲜果要运去梅县,是三艘大船。至于是否还有其他船只还要问问管事。”
“不用问了,瑶姨打算回梅县探亲,跟着大船回去就成。”
又是三艘大船,最近鲜果作坊着实出货不少,蓝怡想着这次例会要关注一下鲜果作坊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