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3 页)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题目,一张又一张的试卷,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武鸣并没有刻意暗示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好,而是顺其自然地融入周遭的环境当中。即使入场前再怎么心慌意乱,受考场内的气氛感染,不知不觉间纷乱的思绪已然安定,下笔之后解题思路愈来愈清晰,答案一泻千里。
在这种容不得丝毫分心的时刻,武鸣才能够不被其他的事情牵动思绪。短短的两天时间,他破天荒地没有考虑别的事,一心一意地跟着“高考”的节奏走,想的最多的是下一个即将到来的科目重点题型的解法,念的最多的是如何平心静气迎接下一科考试。大部分考生会对刚考完的科目耿耿于怀,常常一走出考场就找同学讨论某些题目的答案。
但逢被问及,无论是何人开口,武鸣都是淡淡一笑,一句“忘了,想也没用,还有下一门考试呢”来抚慰他人的慌张。第一天上午结束,林元、伊熙被抚慰;第一天下午结束,卫彬、上官韵被抚慰;第二天上午结束,巧遇刚被理科数学折磨完的申昊,同样被武鸣三言两语抚慰完毕……
看情况,没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地做到了“轻装上阵”,或多或少带了点心理包袱。武鸣知道,大家嘴上虽然不说,但是身体还是蛮诚实的。这也难怪,就算高考再怎么改革,它依旧是高考,单从这两个字上来讲,已有足够的威势震慑到所有的考生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文化教育部分里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者们辛勤的“煽风点火”下,我们都被先入为主地灌输了“高考给人莫名的压力”这类思想,难免让人对其产生一定的“敬畏之情”。
据不完全统计,学霸们在重要的考试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考”)遭遇“滑铁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几率是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导致的。别看有的人在平时的考试里“威风八面”,一到关键时刻就手脚哆嗦,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说到底还是心理素质不过硬造成的。
武鸣没有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从来都是“实打实”地面对每一场考试,绝不投机取巧;另一方面,他觉得无论结果如何,反应的已是自己最真实的水平,铁板钉钉怎么都变不了,“随遇而安”就是了。
抱着这么一种心态,武鸣两天过的比较轻松。怎么进来的考场,就怎么走出去。尽管自我感觉良好,依然得保持着不骄不躁。最后一场英语考试,在满园的“考试结束”广播声中完结,同时也宣告着为期两天的“2011年度高考盛宴”正式落下了帷幕。
校园中人声鼎沸,武鸣穿梭在人群中,耳边不时响起各种感叹声,或是因为结束了高考噩梦的喜悦,或是由于毕业的伤感……无奈的笑容出现在武鸣的脸上,不喜不悲是当时他最真实的写照,旁人的那些情感,丝毫勾不起武鸣的内心共鸣。
校门口,多少等待着孩子“考场告捷”而返的家长们,急不可待的表情跃然于脸,直到看见了自家孩子后才喜笑颜开。武鸣孤身一人走出大门,模糊地望见前方闪过韩清的身影,眨眼间淹没于人潮中。武鸣笑着摇了摇头,自嘲地否定了自己:眼花了。
其实从他走出考场的那一刻,结束了高考的约束,整个身心放空了下来后,不多时就想起了韩清。回想一下前段时间,和韩清在校园里的那次偶然碰面,并没有什么结果。后来又试着联系了几次,甚至用起了“围追堵截”的手段,最后韩清忍无可忍,直接给了武鸣一句“高考后再说,不然连朋友都没得做!”被韩清这么一施压,武鸣不得不妥协。
现在好了,高考完了,也是时候该想想联系韩清的事情了。武鸣心底嘀咕着。
“喂,想什么呢!”
武鸣转头一看,林元和伊熙已然在自己的两旁并肩而行。
“等等啊,我们晚上有什么安排?”卫彬的声音传来,武鸣刚反应过来,卫彬转眼间就来到了身边。
“还有我呢!”上官韵也赶了上来。
武鸣望着和自己并排的这么几位,激烈地讨论着晚上的活动安排,不自觉地就扬起了嘴角:高考结束了,应该开心才对。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如就先庆祝一下?
“各位!毕业快乐!”武鸣打断了众人的谈论,其他人先是愣了一下,看见武鸣一脸灿烂的笑容,不由自主地也都跟着笑了:“毕业快乐!”
毕业第一天
有这么一种说法,“毕业季=分手季”。不晓得是哪位高人如此精辟地总结出来,也不清楚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更加不知道流传了多久。原本总以为这个说法是凭空捏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