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1/4 页)
周瑜又道:“军师所言极是,不过,曹阿瞒诡计多端,郭嘉更是智谋深远,恐怕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我军利用。袁术如今只剩下淮南半郡之地,根本养不住十余万大军,不出三月必生祸乱,需防曹阿瞒再生诡计,不但不用出兵,反而坐收袁术地十余万大军。”
戏昌显然也考虑到了这点,深以为然道:“少将军所言极是,袁术地十余万大军虽然远不及我军精锐,但那可是十余万青壮汉子,绝不能让曹操坐而收编。”
周坚神色一凛,道:“志才有何高见?”
戏昌道:“昌以为我军非但不能再攻打合肥,反而应该直接撤回江东。否则若是袁术被逼到绝路,再被曹操暗中拉拢,极有可能倒向曹操,若真如此,则对我军极为不利。”
周坚蹙眉道:“袁术会倒向曹操?”
周瑜道:“这个可能并不是没有,兄长别忘了,各路诸侯虽然根本就不承认曹操拥立的许昌小朝廷,但若袁术在走投无路之下,在兄长与曹操之间,多半就会选择曹操。毕竟许昌的小朝廷虽然得不到天下诸侯承认,但毕竟还是占据了几分大义,袁术投靠曹操的话至少面子上会好看一点。而且徐州孙坚也一直按兵不动,不得不防。”
周坚略一思忖,便果断地道:“好,那就撤回江东。”
十月末。
周坚在合肥与纪灵十余万大军对恃半月后,忽然引军撤走,径自撤回了江东。
袁术得到消息后,顿时长长地松了口气。
荆州军忽然撤走,径自退回了江东,终于让他紧绷多日的心弦松泄了下来。
至于曹操,得到消息后则是半晌无语。
荆州军忽然撤军,并且径自撤回江东,即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然而荆州军这一撤不要紧,更是将曹操逼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之境。
不出兵讨伐袁术,拥立天子,占据名分大义就成了一句空话。
然而出兵扬州,那绝对是吃力不讨好。
以曹操现在的实力,就算最终灭掉袁术,也绝对会为荆州军作了嫁衣。
曹操根本不用想,就知道荆州军打的是什么主意。
只怕袁术一亡,荆州军就会立刻渡江并上,争夺庐江、淮南二郡。
这种吃力不讨好,为别人作嫁衣的事情,曹操是绝对不愿意去做的。
然而现在,却被逼得不得不做。
别说曹操被逼的没了办法,就是郭嘉智计绝世,面对这种局面也只能保持沉默。
至于以数千步卒号称数万大军佯攻安风津,根本就是权宜之计,不可长久。
曹操要不想失去大义,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灭掉袁术的成国,否则不用周坚再暗中造谣,天下士人就要群起声讨曹操这个汉相到底想干什么了。
如果只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也还罢了。
最怕的就是内部不稳,人心动荡,那可是会动摇曹军根基的。
然而曹操还没出兵,却是有人先顶不住了,率先出兵讨伐袁术。
十一月末。
徐州刺史孙坚在徐州士族的压力下,率军三万出东城,悍然杀进了淮南。
汉室虽名存实亡,但毕竟天下人思汉之心不灭,还是有不少士人心怀汉室,其中又以徐州士族为最,早在袁术称帝时,以陈珪为首的徐州本土士族就力劝孙坚率起兵讨伐。
孙坚虽然拥兵割据,但如果不想失去徐州士族的支持,就绝不能再继续装聋作哑。
虽然找各种借口拖延了几个月,但却不能一直就这么拖下去。
在陈珪联合徐州士族第三次力谏时,孙坚终于顶不住压力,率军出兵了。
孙坚都出兵了,曹操又岂能再拖下去。
就在孙坚出兵的消息传开后不久,曹操也亲率三万大军,攻打安风津。
袁术闻报后顿时大惊失色,一边跳脚大骂,一边连忙调集大军分兵抵挡。
“曹阿瞒,孙坚匹失,朕与你们誓不两立。”
袁术从御案上跳了起来,破口大骂,“该死的曹阿瞒,枉朕还与你结盟,现在却还来攻打朕,还有孙坚匹夫,妄思负义地东西,当初若不是朕收留你,你哪还有今日。”
骂道这里,袁术只觉一股无名火腾起,指着噤若寒颤地金尚又骂道:“金尚,都是你干的好事,当初若不是你戏朕与曹阿瞒结盟,朕又岂会白白丢掉江东四郡。”
金尚面如死灰,再也不知道该如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