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她把刚折下的花朵放到鼻端,深深吸气,脸上浮现出陶醉的表情,更有一股惊心动魄的美丽。而那花朵在她秀美脸庞前,竟也似更加灿烂。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恋爱,想到明年就要穿上嫁衣,吴莉君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小鸟依人般地依偎在他身边,闻着花香问:“为民,你不愿意见我,是不是怕别人笑话?”
“你说呢,上学时那么多同学,那么多玩伴,就我一个人定了亲。尤其吴常明那臭小子,竟然给我取了个新郎官的绰号,从小学一直叫到初中。”
吴莉君感同身受,因为她同样被人取笑过,想了想又问道:“后来呢,去美国后为什么不给我写信?”
李为民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含糊其辞地敷衍道:“说学习压力大是借口,不过当时压力确实挺大的。”
小丫头噘着小嘴嘟囔道:“你是心里没我,根本想不起来。”
李为民脸色一正,紧盯着她水汪汪的双眼,振振有词地说:“怎么可能呢,你是我未婚妻,从刚生下来第二天就是。有没有发现这样挺好,距离产生美,刚才我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多紧张。要是过去十几年天天在一起,那不成兄妹了,能有这样的激情?”
想想确实有点道理,至少比那样多一些新鲜感。
他比想象中更体贴,更逗,更善解人意,吴莉君一阵悸动,禁不住踮起双脚,突然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同时又为这大胆的举动感到害羞,急忙红着脸跑开了,李为民抚摸了下脸庞笑了笑,抓着她的雨伞追了上去。
…………………………………
ps:收藏,怨念!
推荐票不少,收藏不尽人意,泪求各位看本书还行却忘了收藏的书友,动动鼠标或点点客户端触摸屏收藏一下。
你们的支持,就是牧闲码字的动力,拜托了!
第十二章启程
“为民,一路上事事小心。知道你忙,到美国后发个电报,报个平安就行了,不用给我写信,反正过几个月就回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刚相聚便要分别,吴莉君依依不舍,晚饭都没怎么吃。李家的车一到,泪水就抑不住滚滚而下。
看着她梨花带雨的样子,李为民很不是滋味儿,掏出干净手绢一边擦拭着,一边故作轻松地哄道:“傻丫头,别哭了,又不是生离死别,我会给你带礼物的。”
“我不要礼物,就要你早点回来。”
“放心吧,办完事立即回来。”
小两口卿卿我我、依依惜别,吴达远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跟妻子意味深长地对视了一眼,回头用带着闽南口音的国语笑道:“静晨,晚上又没什么事情,同莉君一起送送为民。家昌,你跟静晨坐一辆车,让他们多说会儿话。”
“好的,我坐后面。”
与李家什么生意喜欢插一脚不同,吴家只有一个生意,只造船。
吴记船厂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同治八年(1869年),最初造小渔船,后来越造越大,种类越造越多。
乌槽船、丹阳船、青头船、开尾船、大古船、大排船、冻鹰船、白底船、驳仔船、仔船、四肚盖船、漂白仔船、舢舨船、舢舨头船、海山鼠船……什么都造,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已能造100吨的木壳三桅帆船。
闽南杉木轻松,非轮船所宜。而樟木木质坚而体曲,只可作船肋骨,杂具,最合用者无逾于柚木,便去香港采办柚木和花旂木,吴李两家的交情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家族大了,自然要分家。
他们这一支同李家关系最好,在李为民曾祖父建议下,来西堤开了第一家华人造船厂。
越南沿海有许多渔民,越南人却不怎么会造船。他家来得早,船造得又好,生意自然不会差。直到几年前,下龙、海防、清化、荣市、顺化、岘港等地的渔民,仍不远千里过来造船修船。
吴家也不止步于仅造木壳小渔船,他们派家族子弟去马尾和香港船厂学习建造钢质船舶的技术。
民国十二年,建造出第一条蒸汽机轮船船体。
民国十六年,用4根木吊杆,同时借助15吨吊车,用土办法吊装建成了第一艘600吨钢质货船。
现在已是西贡最大的船厂,有80吨高架吊车两台、20吨高架吊车1台(码头用);有万能铣床、立式车床1台、日本产的18米车床、镗床、12模滚丝机、400吨油压机、12米刨边机、150公斤空气锤及制氧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