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罐头,可是好生意(第1/2 页)
齐王妃杨氏并非那种平时连门都不出的人,她了解许多事情。
清楚的知道。
管理这银山。
利还是相当可观的。
除去每年往长安派送的分红,留下的部分,是当下齐王府每个花销的数倍。
齐王妃心满意足,捧着代表着石见银山管理权的印信木盒离开。
坐在另一侧。
晋王妃,也是杨氏。
杨广的女儿,大隋公主。
她反应很平静,之前争过,也有过一些想法。
可很快。
她发现,她没有可以依靠的家族,也没有太多可用的人。
心态也就慢慢的静下来了。
晋王府,所有的支出都是国舅府一直负责的。
国舅有的,晋王府也一定有。
论首饰、华服。
国舅夫人韦玎有的,也会给她一份,若有所差,也只是差在长辈、晚辈,身份规矩上的小差异。
一件件上上等的绣袍,价值数百贯,也是挂满了衣柜。
韦玎问:“晋王妃,有件小生意,可为晋王世子,挣些书本钱。”
晋王妃杨氏转过头。
要挣吗?
她在思考。
眼下,晋王府所有的开支都是由国舅府负责的。
若是让晋王府自己挣,那么国舅府还会再负责晋王府的支出吗?
转念再一想。
未来呢。
晋王府也是王府,未来就一直靠着国舅府吗?
自己的孩子也会有长大成人的一天。
若说人脉。
也并非完全无人可用。
当年前隋旧臣,还是有一些念及父皇的恩典。
还有就是,国舅府的阴夫人,和自己的交情很近,也一直在帮自己。
没错。
为了儿女的未来,晋王府不能总在国舅府的照顾下生存。
晋王妃就问了:“是什么样的生意,依唐律,不得与民争富。”
韦玎指了指放在角落的一只铁皮桶子。
这东西,晋王妃自然是认得。
罐头。
国舅府创造出来的。
自从蒸汽机这种神器被制造出来,铁坊产量暴增,工艺提升之后。巨大的数万斤重的铸铁滚子,是人力不可能转动的,却在蒸汽机的强大力量下被推动。
钢水流入糟中,不等冷却,还是通红的状态下,被多个巨大的铸铁滚子,一遍又一遍的压过,变成薄薄的钢板。
趁热,再镀上一层锡。
锡,千年就已经有成熟的工艺。
铜加上锡,铸鼎就是铜与锡的合金。
制作成桶,两边还加上耳朵,可以挂提手,底部再加个圈,让桶变的更结实。
此时余杭已经是冬天。
来自岭南的冰糖橘子,秋天的时候用山东的梨制作的冰糖梨。
还有,岭南的绿叶菜制作的罐头。
因为成本此时还比较高,一部分运往长安,送到宫内以及放在东西两市,大部分是运往草原,草原各部出极高的价格购买。
韦玎说了:“运到珊瑚老城,高句丽的贵族们会出多少钱呢?不在大唐内贩运,便是遵守唐律。罐头只是一项,可以观察一下,还有什么奢华的物件会让高句丽的贵族不惜代价来换呢?”
是个好生意。
韦玎接着说:“扶南虽然对国舅府宣战,可他们真的敢打吗?借助女蛮国,我们用大唐的商品去换他们的米,也扶持他们大量的开荒,多多的种粮。依红云台打听到的价格,一担丝割可以换三千五百担米。”
“然后,再把米运到倭岛。倭岛一担蚕茧换三担半的米。”
“蚕茧变成生丝,生丝变成熟丝,熟丝制成丝绸……”
晋王妃杨氏内心开始计算了。
江南湖州,最好的桑林,蚕一年是可以养许多次的,有一亩桑林出八百斤蚕茧的高产。江北也有差一些,一年出三百斤,四百斤蚕茧的。
仅说筑紫岛,眼下的已经有了桑林规模,这就是一笔大生意。
一担蚕茧出二十斤生丝,好生丝一担可以出八十斤熟丝。
织成绢、帛、绵等织物。
这么一算,晋王妃杨氏吓了一跳,这利润高的惊人,比挖银子还快。
韦玎看出了晋王妃的惊讶,语气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