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1/4 页)
户部尚书刘晞闻言,淡淡地看了慕祈凡一眼,拱手对南宁皇道:“皇上容禀,飞蝗骤增乃是天灾,人力怕不易遏制。微臣记得景元四十一年,北方也曾出现蝗灾,先帝命以人力遏制,却终无果。如今……”
南宁皇眼含怒色,沉声一喝:“皇考不曾办到之事,朕也就办不到?难道就任由飞蝗祸害良田?”一句喝完怒气稍息,身子略微往前倾了倾,“众卿看,这户部尚书之位是否应易于有能除灾之人啊?”话是问的文武百官,眼神却冷冷逼视刘晞。
刘晞浑身一震,连忙起身出列,行至殿前跪下:“皇上息怒,可否……容微臣两日,以谋良策?”
“两日?”南宁皇面色愈加阴沉,“朕倒是能等你两日,就怕那些飞蝗不会等你!北方灾民也等不及你!”
“皇上恕罪,容臣稍思。”刘晞不敢再多言,跪在地上苦思对策。
太子宁兮哲面带忧色地看着刘晞,眼神却很冷漠。
殿上气氛沉重、压抑,百官怕被皇上点名相问,都低垂着头,各有心思。
凌云也从善如流地低着头,脑筋快速转动。现在没有农药,蝗灾如何根除?
刘晞跪地苦思半晌,仍旧没有想出灭蝗之策,虽不曾抬头但也感觉到皇上一直盯着,无形的压力让他浑身轻颤起来。
文武百官都无对策,宁兮哲也同样没有,但是遇此大事,身为太子必须站出来说两句。
就在宁兮哲斟酌这话应该如何说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入耳:“北境之战,兮哲已有建树。此番蝗灾若无必胜把握,切不可贸然揽下。”
宁兮哲捏了捏拳,轻轻点头。他这番动作极为细微,旁人都没察觉,但却被慕孜染收入眼底。慕孜染垂下头,却斜眼向凌云看去。
“不过,兮哲可就北方蝗灾之危害,作一番说辞。”传音再次入耳。
宁兮哲唇角微微翘起,抬头看向南宁皇,拱手道:“父皇,而今边境滋扰日趋频繁,北方万万不能出状况啊!”
“哦?”南宁皇瞥他一眼,淡淡开口:“太子且说来听听。”
宁兮哲挺了挺腰身,又道:“北方男子多食面食,素来较南方男子更为健壮,故而我朝士兵多征自北方。若有征战,亦是南方出资,北方出粮,因此灭蝗必行。儿臣以为,只要官民同心,蝗灾定可除之!”
“嗯。”南宁皇应了一声后便没多言,视线回到跪在地上的刘晞身上,“刘尚书还没想出良策?”声音依旧低沉,不过面色明显缓和了不少。
这时,大皇子宁子阏眼神一闪,当即拱手欲言,却不想被人抢先一步。
“父皇,就而今局势,灭蝗迫在眉睫。儿臣不愿见百姓为蝗灾所苦,更不愿父皇为此事忧心。”四皇子宁晟睿起身道,见南宁皇点头示意后,又拱手言道:“儿臣请命前往灾地灭蝗,还望父皇准允!”
南宁皇没有立即做出答复,只是双手撑案倾身凝视,神色莫测。
被夺了先机的大皇子宁子阏面上不动声色,但置于案下的手已紧握撑成拳,看向四皇子宁晟睿的眼神有些冷。
“哈哈……好!”南宁皇朗声一笑,拍案道:“难得睿儿有心,朕便准了。责玄骑营相护,户部尚书同行!”
宁晟睿大喜,快步绕过案几,跪地行礼:“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望!”
这时,一直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刘晞如获大赦般出声谢恩:“微臣叩谢皇上隆恩!”说罢叩首三下,直叩得铺着红毯的地面发出闷响。
南宁皇半眯起眼,挥挥手:“退朝吧。”说罢,起身扬长而去。
内廷章总管扫了眼仍旧跪地的刘晞,例行唱诺退朝。
文武百官逐渐退去,临走时无不回头看一眼刘晞,神色各异。
刘晞将额头深深埋在伏地的双手之间,久久不敢抬头。直至百官散尽,后才颤颤抖抖地爬起身子,转身抬头便见四皇子宁晟睿站在殿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眼中却有刺骨寒芒闪烁。
刘晞低着头走近:“四……四皇子。”
宁晟睿一言不发,冷着脸挥袖离去。刘晞心里打了个突,垂头跟上。
☆、第一百二十五章
散朝后;宁兮哲领着慕孜染、凌云和季懿轩回到东宫。对失去灭蝗的机会,宁兮哲还是有点小遗憾。
凌云侧目看他一眼,笑着问:“兮哲何必如此。储君的确需要建立功绩以增长声誉和威信,但不等于说一有机会就去做。”
沉默片刻;宁兮哲挑眉道:“可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