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2 页)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注释】下:谦下。取:取得,得到。
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取得大国的支持。因此,或者是大国以谦下取得了信赖,或者是小国以谦下得到了支持。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注释】谦下能使两者各得其所愿,但大国更应该谦下。吴澄说:〃两者皆能下,则大小各得其所欲。然小者素在人下,不患乎不能下;大者非在人下,或恐其不能下,故曰:大者宜为下。〃王弼说:〃小国修下,自全而已,不能令天下归之。大国修下,则天下归之,故曰各得其所。〃
意译
大国,就象居于江河下游一样,是天下百川的交汇之地,所以也应具有天下雌柔一般的气度。
雌柔常以安静胜过雄强,以其安静表示谦下。
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赖;
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取得大国的支持。
因此,或者是大国以谦下取得了信赖,或者是小国以谦下得到了支持。
大国不过是希望网罗别人,小国不过是希望依附别人。
谦下能使两者各得其所愿,但大国更应该谦下。
原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注释】什伯之器:兵器。重死:畏死,意畏不轻易冒生死危险。徒:迁徒,流离。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缘由如何?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而易治。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故而难治。所以无论大国小国,皆不能逞强好战 ,而应使之民富国强。既便是国小人少,有兵器也无所用;使人民珍惜生命,安居乐业而不愿流亡。范应元说:〃上化清静,民不轻死,何用迁移!〃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注释】舟:船。舆:车。
君上清静无为,官吏清正廉洁,世间无诈伪贪欲,所以虽然有车船之利,人民却不会因流离和贪欲而坐乘;虽有甲兵器械,却都无用武之地。使人民又恢复了上古结绳而治时那样的清简和淳朴。范应元说:〃乘舟车者,多为利名,既不知名利,则虽有而不乘。动甲兵者,莫非仇雠,既不致仇交,则虽有而不陈也。〃
【漫谈】哲学家洛克认为,相信太古时候曾有个幸福的〃自然状态〃这种信念,一部分来自关于先祖时代的圣经故事,一部分来自黄金时代这个古典神话。洛克对自然状态的定义:〃众人遵循理性一起生活,在人世间无有共同的长上秉威权在他们之间裁决,而是真正是自然状态。其中一切权力和支配权都是相互的,谁也不比谁多持有;同样品类的被造物,无分彼此地生来就沐浴着完全同样的自然恩惠、运用同样的官能,相互之间平等,无隶属服从关系”。这是写有德行的无政府主义者们组成的空想社会,这帮人是绝不需要警察和法院的,那是因为他们永远遵从〃理性〃,理性跟〃自然法〃就是一个东西。
卢梭说:“自然状态是幸福的状态。人是自我完善的生物,但是人类努力创建的文明对人类的行为施加了限制,使得人类的行为不如原始状态时期自由。18世纪后期出现的〃高尚的野蛮人〃信徒,加强了这种人类本性观。”实际上老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有这样的信念,就是这样的人类本性观。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政通人和,弊绝风清,民俗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故而人民满意自己的饮食,美爱自己的服装,安适自己的往所,欢喜自己的风俗。邻国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