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页)
按照陈阳刚才和岑佳华说过的,这个大鼓可是榕树村的一个宝贝,很久以前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鼓身是由一种珍贵的木材手工刨制而成,历经数十年的风月变换都没有变形。至于鼓面的蒙皮则是选用了当地生长的水牛皮硝制而成,敲击起来声音响亮,经久不息。
这个鼓手岑佳华也认得,他本身是一位杀猪的屠户,岑佳华还经常和他买猪肉呢。这位屠户张穿上这身无袖的短装之后,手臂上暴起的肌肉更是给他平添了不少的彪悍之气。屠户张双手很有节奏地敲打着牛皮大鼓,开始指挥场地中间的五只狮子。
舞狮是我
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一般来说,舞狮分为南狮和北狮两种,在榕树村表演的更接近于源自广东的南狮,讲究的是马步和动作。舞狮手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
老陈带着几个村中的老人和几位尊贵的客人,先是给几个狮子点睛,舞狮的活动这才正式开始。
包括陆建国在内的十个人组成了五只在场地之内翻腾跳跃的狮子,掀起了周围群众一阵阵喝彩。狮子们时而在嬉戏玩闹,时而在追逐捕食,它们奔跑跳跃,无一不是栩栩如生。装扮成一个大头佛的人,手执一个笼子,在场地中央不断地逗弄狮子,憨态可掬,引得人们阵阵的欢笑。
岑佳华有些感叹,这些腿上沾满泥土的汉子们虽然只是利用农闲的时间来练习,但是也练到了这样令人乍舌的地步。
岑佳华还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细节,就是每一只狮子的活动并不是忙无目的的,而是会配合着锣鼓声而动。若是鼓声急促,它们的动作将会是刚猛有力,表现出狮子勇猛的一面;若是锣鼓声逐渐地放慢,狮子们就会变成安静的大猫,展示出一种异样的魅力出来。
事后,岑佳华才了解到,锣鼓手和舞狮手都是要经过不断地训练,才能达到默契的配合,这样,在表演上才能给观众更多的震撼。
在地面上表演结束之后,就是狮子上山的表演开始了,所谓的‘山’就是原先用凳子搭建的凳塔。这时候,场边的人群也没有了声响,只剩下了沉闷的鼓声在不时地响起,撩动人们的心弦。人人都是屏住了呼吸,看着两只狮子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之下向着用凳子搭建起来的凳塔攀缘。
就是岑佳华,心里也是替正在往上爬的陆建国捏了一把冷汗,生怕他有什么闪失,从几米高的地方摔下来。不过,这些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上山的两只狮子一个个如履平地,毫不费力地就爬到了最高点。当狮子爬到最高处的时候,场下的人群这才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掌声还有口哨声。
岑佳华忍不住也伸手叫好起来了,这样的表演实在是太过精彩了,还真的是有点震撼人心的感觉。这个凳塔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很稳固,若是一般人,要想徒手攀爬上去,估计还是有一些难度。
而陆建国他们,套上舞狮的装备之后,就凭着狮头的一点视野,外加两人平时训练出来的默契,竟然安全地爬上了最高点。更为难得的是,在攀爬的过程之中,狮子还得不断地作出各种取悦观众的动作,而不是简单地攀爬而已。
狮子下山的方式更是让周遭的观众惊叹不已,它们在下到距离地面还有2、3米的是,一跃而下,然后在地面上几个翻滚,又精神抖擞地站立起来。
狮子们精彩的表演引得前来参加歌圩会的群众一阵接着一阵地叫好声,算是为今天的歌圩会开了一个好头。即便是舞狮散场之后,人们还是三三两两地议论刚才的表演,大有很不过瘾的感觉,同时对于晚上的对歌又满怀希翼起来了。
岑佳华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舞狮表演,也看过黄飞鸿电影里面的舞狮,里面的表演更加地精彩,但是也没有像今天一样,感觉到震撼。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场观看的缘故,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清楚这些表演者的身份只是当地的村民。
只是利用农闲的时间就能训练出不亚于专业选手的技术,巨大的反差让岑佳华更加感觉到惊奇,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更加地心怀敬意。虽然他们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到现在还没有进入小康社会的标准,但是岑佳华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朝气十足!
舞狮表演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在会场附近游玩的人群三三两两地开始寻找地方吃饭,毕竟人是铁饭是钢嘛。岑佳华看到会场的人太多,只好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