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4 页)
南京虽为古来建都之处,但如今风水泄尽,故六朝时建都于此的个个短寿,每念及此,总有不祥之感。再加上如今的宫殿是填了燕尾湖后建造的,地势前高后低,地基已在下沉,也不宜久住。况且它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甚难,与自己想直接制约边兵皆不相符。
但在北边建都也不易寻觅地址。汴梁经他实地考察,无险可据,建都不易。
西安、洛阳,虽系周、秦、汉、魏、唐诸朝建都之处,但开国未久,民力未苏,如在这些地方建都,供给力役都得依靠江南,那里的百姓承担得了吗?
北平虽有元朝的宫室可资利用,但胡人所据之处,如定为都城,还需花一番大功夫去改造修建,还得耗费大量民力、财力,且粮米都需从江南输去,水陆转运艰辛。
想来想去,比较来比较去,他终于想出个在自己的家乡凤阳建都的方案。
凤阳前有长江,后靠淮河,交通便利,有险可倚。它离中原不远,又靠近江南繁华富庶之地,粮米赋税转运便捷,不会给百姓增加多少负担。
最重要的是他相信凤阳的风水对他有利。他一直相信,他之所以能历尽艰险,由一个农家子弟变成真命天子,靠的是这块风水宝地的滋润,建都于此,也一定会福泽其子孙后代。故他深深眷恋着这块生他养他的故土,虽然这儿有太多的苦涩记忆,但也有着许多温馨的往事,这儿是他美梦开始的地方,金窝银窝,比不上家乡的狗窝。
他把这个想法透露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却颇有异议,他向朱元璋奏议道:
“凤阳虽为帝乡,但天险不足。它北面远有云邱湖,近有马鞍山。云邱湖芦苇丛生,能藏兵百万;在马鞍山上架起大炮,一炮可轰倒紫禁城。故不宜建都。建了,也不宜居。”
可朱元璋是个主意打定便五头牛也牵不回的人。他正式下令以凤阳为中都,并命工部仿照南京之制在那里兴建城池宫阙,还在凤阳设立“行工部”,具体负责营建。
刘伯温担心这样弄下去会搞得劳民伤财,临别时,忍不住又向朱元璋提了建议。
朱元璋并未把刘伯温的话放在心上。他把中都的城址定在凤凰山的正南方。
他要求城池宫阙不仅要气势宏伟,也要华丽高雅。圜丘、方丘、日月社坛、山川坛及太庙都要描龙雕凤,石构建筑要雕饰奇巧。御道踏级的花纹要雕出九龙、四凤、云朵;丹陛前的御道花纹用龙、凤、海马、海水、云朵。
为使宫殿能千秋万代永续住用,一些关键部位,要用生铁熔化后灌注进去。如护河埧砖脚五尺,就要熔化生铁灌注。
皇城内外的大街,全用白玉石铺砌。
因工程浩大,他下令征集大量人力。当时全国被征用的九万工匠,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凤阳。那些挖沟筑城等事,则由几十万军士、民夫、罪犯担任。
凤阳地瘠人贫,居民稀少。他几次大规模地迁徙移民到此定居。除迁移苏、松、嘉、湖、杭五县富豪四千余户至凤阳开垦外,又从山西徙民八千三百余户,从江南各地迁无田产及违法富户十四万余人填充。
这些人除种田纳粮,也要为兴建中都提供夫役,家家户户都有人终年在中都工地上。
凤阳荒芜得兔子都不拉屎,工役又极繁重,做工的工匠、军士、民夫、犯人苦不堪言。
在这些人中,待遇最好的要数军士,官府有时还赐给他们棉衣和粮食。但他们因盛暑重劳,饮食失节,主事者督促太急,病了无人管,以致染病而死者很多。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土佬儿皇帝要在家乡建都(2)
至于那些处境最坏的犯人,受苦更甚,怨恨愁苦之声,到处可闻。
有一次朱元璋去工地视察,一来见工程进展很快,心中高兴,二来见冰天雪地,许多民夫、工匠穿着单衣在寒风中砌城,一个个冻得唇青面紫,于心不忍,令有司赐给棉衣。
那些有识之士对开国之初即这样大规模地征用人力、物力修都城忧心忡忡,吉水儒士胡子祺应征至京,经考选拜为监察御史,第一次上章奏事,即是反对兴建中都。他说:
“天下形胜之地可建都者有四处:河东高厚,可控制西北,但其地苦寒,士卒居此难以忍受。汴梁襟带江淮,但平旷无险可守,洛阳曾为周、汉首都,但嵩、邙诸山,比不上殽、函、终南之险固,故山河百二,可镇慑诸侯,久固宗社者,举天下莫如长安。”
朱元璋认为此言有理,点头称善,却将奏章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