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我爹叫我把您的自行车先送到云锦楼去。少爷,这会儿,您要不要先骑着玩玩?〃
他摇摇头,然后,不理会小顺,低着头,自顾自地走开了。
但是,不去云锦楼就委实无处可去,成了亲就失去个人的住房,没有自己私密的空间……他信步乱走,心里忽然想到,这两天因为婚礼,没法给水飘萍写信;现在更不行,偌大的陆府里没有一处地方可以让他坐下来给水飘萍写信!
心口闷得难受,他停下步,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正走向空无一人的花房。花能解语,能倾听他的心声,但是他没有钥匙,进不了门,根本没法子向花儿诉说苦闷。
他索性在花房门口席地而坐,望空发呆,而心中一片混乱——
15'…
陆正波一夜未眠,面壁而坐,壁上挂着他亲笔的书法,字是仿宋徽宗的瘦金体,内容是《诗经·黍离》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他不是诗的作者,但这诗句却是他最真实的心声。甚至,一晃眼,自己就与作者合成一体,在周室的丰镐旧京徘徊,眼见昔日的宗庙宫室被夷,垦为农田,禾黍离离,忧心凄怆,不忍离去;而回到现实中后,他的忧虑与哀痛还更远深于周朝的诗人。
西周灭亡,宫室被夷,但东迁之后,犹有安身立命之处,重筑宫室,延绵种姓。清朝灭亡之后,宫室未夷,而实质上的情况远比周朝要坏得多。
时隔几千年,清朝灭亡的原因要比周朝复杂了千万倍,处境也比周朝坏了千万倍。
他重重地叹息,而一连串的往事重新在眼前浮动,却像刀一样地刺入心扉。才二十多年前,他初入仕途,满腔热血,满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一心一意想要挽救积弱不振、饱受外侮的清朝,而正逢光绪帝成年亲政,广求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之策,试图重用新人,推行新政,改革弊病,同时,朝野各界的有志之士奋臂而起,形成一股力量。戊戌年,风云际会,君臣同心,于是,光绪帝下诏变法,不料,新政只进行了百日就遭扼杀,光绪帝被囚瀛台,六君子弃市。
接下来的时局更坏,后党把持朝政,外侮益重,而主政者愚昧无知,应对失策,导致八国联军入侵。而后,光绪帝被人毒杀,才三岁的宣统帝继位,三年后下诏退位。
他亲身经历了这一连串的历史大事,而打从戊戌政变之后他开始省思新政失败的前因后果,最后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治国平天下之志将成圆不了的梦想,辛亥后,心志更是从兼济天下退换为独善其身。
福哇ww w。fval小说
第二部分 第49节:故梦(49)
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辛亥以后,大的方面,民国的政局复杂混乱,陷入军阀割据的乱境;小的方面,心怀故国的遗老们也各组小势力,自成派系,各自为政,而以保皇党、宗社党、复辟派几组人常有具体行动。但是意见不一致,人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既不团结,也难凝聚成大力量,唯一的共同目的是为自己谋福利,唯一的共同行动是设法到逊帝的身边去,竭力运作,情况之混乱复杂更不亚于民国政局——两者都是不能沾染的污泥。
唯有闭门不出,独善其身,才能保持自己的志节和原则,也才能维持家族的安全。
处在是非黑白难以分明、忠奸善恶无法定位的时代和环境里,唯有不涉世事才能保全一切。他反复想着,意志非常坚定。
天亮后,蓉儿带着秋云进来禀告:
〃老太太指示太太说,先送新少奶奶回门;等新少奶奶返回后,她亲率太太、少爷和新少奶奶,陪着舅老爷进宫走一趟!〃
这只不过是知会他,他也毫无意见。但是一顿之后,他交代了一句:
〃叫少爷来说话!〃
他意识到了,应该用心教导儿子,尽管他一切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但儿子毕竟是儿子;更何况,事情已经逼到眼前来了。
回思上次,对他提起丁巳年张勋推动复辟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他显得心不在焉,或许是因为对他来说那是遥远、陌生、不了解的往事,听不进去。这一回,再重复说上一遍吧,但愿他能明白!
心思这么一转,神情也跟着变了。
而陆天恩走进无为斋的时候,心情是忐忑不安的,不知道父亲要交代什么事,更怕又得去向母亲传达些难以出口的话,因此,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