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4 页)
这一战西班牙扔下四百多具尸体败退下山,人民军也搭上了近一百多名战士的生命,而且还有一连断后的士兵不知死生。占领山头的人民军第二营暂时取得地利优势,却不知这正是第二营遭受灭顶之灾的根源。
退下去的西班牙第82团迅速组成防御阵地,从另两面围过来的美新奥尔良团,英国苏格兰营也围攻到无名岭脚步下,这样第二营被团团围在无名岭上。这一情景在某方面有点像三国时期的失街亭一战,指挥官都是犯了以为占据制高点的地利优势,利于作战的错误,却不知没有水没吃被围困,部队又能支撑多久呢?
等到人民军第二营意识到不妙时,欧美联军早已架好了火炮。第二营中校营长王城当机立断下令:“部队全力向南面突围,不准回头,不顾死活,一路往前冲,能冲出多少是多少。”
火炮的威力还不是步枪所能比拟的,人民军第51团第二营冲到半山坡,损失大半,等接近英苏格兰营的防御阵地时,已所剩无几了。最后能冲出去的仅是由徐昕带领的十多个特种分队的队员,他们是因为队长徐昕在突围时沉着冷静,及时发现了英苏格兰营与美新奥尔良团的接合部,抓住两部队协调不一致的破绽,顺利冲了出去。
第二营全体覆没,徐昕上尉虽然带领十多个队员幸运地冲出重围,但其本身也身中四弹,最后落了一个终身残废。
第七十三章 遭遇战(二)
这是人民军自建立以来第一次成建制地被消灭,这悲壮而耻辱的一幕被写了人民军的历史,成为了军校典型的反面教材。此战后来在军事专家的总结中,引起很大的争议,一直延续几十年也没有定论。争论的焦点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第二营该不该占领无名岭山头?一方认为第二营营长王诚遇敌后的指挥开始就是错误的,不该命令部队占领无名岭山头,而应该命令一部分部队阻击后,不等两翼的敌军合围上来,早早向南突围;另一方则认为第二营营长王诚开始命令部队占领无名岭山头的指挥正确,只是占领山头后,能观察到整个战局的情况,就应该不停留果断向南撤退,或是顺着西班牙第82团后退步子俯冲下去。
其实当时的情况并不像那些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似的军事专家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当时欧美各国所使用的前膛线枪的杀伤力并不是很强,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心脏,或是大脑中枢,人中几弹都不会立即死亡,所以当时突遭袭击,造成大量的人民军士兵受伤,许多士兵有的鲜血直冒,止也止不住;有的倒在地上不住抽筋,满地打滚;有的眼睛被打爆,惨不忍睹;有的手脚失灵,走也走动不动,当时任何一个人民军战士都不忍扔下他们不管而只顾自己逃脱。王诚更不能,何况还有一连的士兵在断后,那也是一百条生命啊!出于对人民军战力的自信,他只想先占领一个制高地,看看情形再说,只是没有想到欧美联军人数如此之多,指挥官作战如此之老道,没有给人民军任何时间和机会。
后来,有专家或新闻媒体采访劫后余生的徐昕上尉和其它特种分队的战士,求证当时的情况,徐昕蔑视地看着他们说:“他们不是人民军的耻辱,他们是真正的军人!是革命的烈士!”
隐隐约约从东莞方向传来的枪炮声,使在东莞城东北部秘密驻扎的第51团本部,紧张万分,高度戒备。“前面有异常情况,怎会没有情报传送过来呢?如果一条情报渠道出问题,另一样情报渠道来源不可能也出问题啊?”第51团团长潘攀好生疑惑,坐立不安,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情况不明,一时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实际上不仅是两条情报渠道出了问题,就是第三条渠道也出了问题,一条是第51团本部派出的兵探,一直未能回来;一条是第51团第二营完成解救劳工任务后派回报告的通讯兵,也未能回到东莞北部第51团本部的驻地;还有一条是化了妆的广州军情站的隐蔽情报员未能潜出东莞城。
准备潜出的广州军情站情报员及第二营派出的通讯员都是在东莞城东部(今东莞附城附近)被欧美联军为保军事行动机密,不分清红皂白当作平民老百姓给枪杀了,而第51团本部派出的兵探,则被附近的清军绿营所捕获。
“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地等下去,如果贻误战机,任由时间一点一点地流失,都是犯罪啊!”第51团团长潘攀心里暗忖,一边命令再派兵探前去探明前方情况,一边集合部队准备秘密潜行。
第51团本部刚接近东莞城北部的万江,正准备偷偷潜过,迎面遭遇到一大队清军绿营,约有七百多人。双方来不及作任何解释,就发生了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