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1/4 页)
异乎寻常的嗡响声终于惊醒了桅杆上的哨兵,呜咽的警报声迅速传遍整个舰队。不多会儿,领头旗舰上亮起了探照灯,它们如同神话中的独眼怪兽,硕大的眼睛喷射出刺目的光芒,光柱所及,千米之外的浪尖也清晰可辨。
一盏盏探照灯为舰队防御提供了视觉引导,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些舰艇的准确方位。海面上,拥有低矮轮廓的危险刺客一路狂飙,驾驶者纷纷拉下原本扣在皮帽上的墨镜,即便强光直刺而来,他们也能够凭借过硬的训练功底施展百步穿杨之技!
来回移动的探照灯很快发现了海上刺客的身影,但舰队的防御炮火却在几分钟后才姗姗发出,时间不长,在这样一场以速取胜的战斗中却是至关重要的。等到第一轮并不准确的炮火落至海面,直奔舰队前部而去的快艇分队已经杀到了近处。一马当先的“雷霆”上,驾驶员已在瞄准镜里看到了目标舰艏的醒目舰徽,感官直觉配以经验判断,他没有急匆匆地投射鱼雷,而是轻巧地摆动方向盘,避开炮弹在前方激起的水浪,而后迅敏地调回方向,瞄准舰艏,熟练地扳开射击保险盖,果断按下发射钮。
四枚450毫米鱼雷就像听到发令枪声的游泳健将,扑腾扑腾地跃入水中,以竭尽所能的速度朝前窜去。从“闪电”到“雷霆”,夏树设计的高速战艇走了一条轻装高速的路线,因而搭载的鱼雷武器也尽可能地轻量化,定制鱼雷为450毫米口径,全重605公斤,战斗部装载150公斤tnt,其破坏力虽难以对拥有厚实水线装甲和防雷隔舱的新式无畏舰构成致命威胁,但用来对付旧式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及以下级别的舰艇则绰绰有余。
射出鱼雷之时,领航艇的驾驶者利用内置后视镜观望后方情形——大量训练操演摸索积累的经验,让每一名合格的艇员都能够对同伴的活动规律有所判断,以避免在任何情况下发生碰撞事故,进而游刃有余地发挥出战术效力。
只待鱼雷入水,这位年轻英俊的驾驶者操艇向右急转,高速行进中的鱼雷艇随即在波涛涌动的海面上划出一道饱满的弧线,它宛若一只灵巧的海燕,轻而易举地绕开了炮弹激起的水柱,这期间还出现了非常奇异的一幕:友艇发射的鱼雷拖着白色水痕直冲而来,它不偏不躲,径直与水下的鱼雷相错而过,结果两者相安无事,足见两者浑然天成的技术设定……
转向过程中,“雷霆”、“旗鱼”的后座乘员皆以转管机枪开火射击,连串的子弹狠狠鞭笞着敌方战舰的甲板、舰舷,忽明忽暗的光线下,隐约可见一些奔走于甲板舰舷和处在露天战位的舰员中弹,舰上的防御火力顿时削弱不少。借此机会,施放完鱼雷的各艇皆以s机动高速撤离,抛下了最大的负重,它们的计速表读数轻松超越50节。
驾驶员的后视镜里,敌方舰队居首的大战舰正在努力转向,但它舰艏偏转角未及30度,一团炫目的光焰便在它的舷侧跃现,爆炸声未至,第二团闪光在偏近舰尾处闪跃,咚隆爆响遂若鼓点般传来,色彩单调的焰光围绕着那艘看似庞大的战舰不断跳动,突然间,一大团炫红至极的光芒从它的前甲板升腾而起,硕大的炮塔竟被竟生生地推向空中,而这骇人的爆炎最终达到了两倍于桅杆的高度,更有不计其数的闪焰向四周飞射,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焰火表演……
就在半边夜空为这猛烈的爆炸所映红时,六艘轻盈无比的快艇正从尾部逼近舰队。在殿后的驱逐舰上,军官水兵们莫不对这些形同幽魅的高速战艇感到心惊肉跳,在探照灯的指引下,他们用舰上所能用的各种武器拼命射击,而这种无序的作战方式很快让他们的后向主炮断了弹药供应,小口径速射炮的炮火几次逼近目标,但也很快因为相同的原因而暂时哑火,更有人被快艇激起的浪花吓破了胆,惊慌失措地喊着“鱼雷”,指挥官忙不迭地下令转向规避,却不知舵桨一摆,把宽敞的舷侧截面暴露给了对方。片刻之后,两枚鱼雷飞窜而至,一口气将这艘排水量800吨、吃水2。8米的意大利驱逐舰给报废了。
头尾遭袭,前后难顾,原本以齐整队列行进的意大利舰队很快乱作一团,鱼雷来袭的警报声此起彼伏,仅仅因为海面上的浪花,各舰纷纷做出高难度的规避动作,探照灯更是没头没脑地四处游移,不等真正的鱼雷再度袭来,已有两艘战舰发生误击,击中舰体的炮弹当即引发新一轮的恐慌,四艘伺机而动的“闪电”快艇趁乱向侧面轮廓最大的一艘战舰施射鱼雷,继而趁乱撤退……
天明之时,两架造型、涂装截然不同的水上飞机先后出现在伊奥利亚中东部海域。遭遇夜袭的意大利舰队已经离开,而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