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4 页)
基于这些理由,李潜深信柴绍对他所说的那些事肯定有原因。可柴绍究竟要说的是什么呢?或者他想借这件事传达什么呢?
想知道柴绍的的意图,就必须彻底搞明白这些事是怎么回事。李潜在脑海里仔细梳理了一遍柴绍所讲的杨文干谋反案。这一梳理李潜发现了几个疑点。
第一,李建成本身就已是太子,只要李渊百年之后皇位就是他的,他为何会谋反?历史上不是没有太子谋反案件。不过很多都是被冤枉的。即便真谋反,也是因为地位不保或者太子的身体条件差,等不及了才铤而走险。目前来看,在杨文干谋反案发生之前,李渊并没有更换太子的明确迹象。李建成也正值青年身体强壮,他完全等的起,没必要急不可耐的谋反上位。
第二,若要谋反最重要的是控制陛下和文武百官。杨文干谋反案发生时,李渊已经去了仁寿宫并不在长安,而且许多高官要员随行侍奉。李建成在长安谋反有什么用?自立第二中央?简直是笑话。李渊还在而且牢牢控制了政局,他只需几道旨意即可派大军包围长安。李建成凭借长安一座孤城如何能成功?即便杨文干起兵呼应,他能控制的也只有一州之地,怎能扛得住李渊控制的几十万大军?
第三,李建成去了仁寿宫被李渊拘禁,李渊派人去叫杨文干,杨文干得知李建成被抓后为什么会起兵造反?按说李建成虽被拘禁但李渊没杀他,说明李渊心有疑惑,杨文干若真心为李建成着想应该立刻来见李渊。可他没这样做,反而接到消息直接起兵造反,他这不是置李建成于死地吗?他还是李建成的死党吗?若不是死党为何李建成会勾结他谋反?
第四,事后李渊为何会原谅了李建成,却将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卫率韦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全部流放嶲州?王珪、韦挺是李建成的人,李建成谋反案若是属实,他们肯定得杀头,为何只判了个流放?还有杜淹,他明明是李世民的心腹为何也被流放?
第五,李渊派李世民去平定杨文干时曾承诺,回来让他当太子,虽然李世民大军刚出发没多久杨文干就死于内乱,但李渊为何没依照承诺让李世民当太子?俗话说的好,君无戏言,纵然李世民没来得及平叛但李渊为何会出尔反尔?
第九四章 兵出杜阳谷
李潜反复思索自己梳理出来的疑点。他思索了足有一个时辰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李建成谋反根本就是个诬陷!而且诬陷他的就是李世民!
李潜这样认为是有根据的。
第一,李建成谋反的时机不对。李建成不是傻瓜,相反他的才能比常人要高的多,即便比起李世民来差点但也有限,常人都不会犯的错误他怎么会犯?他若真想谋反,肯定不会选在李渊不再长安时干。第二,李建成若真谋反,得知陛下召见他,他就不会自己去仁寿宫了。那样做岂不是自投罗网?第三,杜淹被流放李世民为何不为他辩解?这说明李世民心虚。
这个念头就想一跟绳索,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串起来。李潜仔细思忖了一遍,发现若按照这个假设一切都能够解释的通。
想到这些李潜浑身冷汗。可怕,太可怕了。一个娘的亲兄弟啊!为了皇位竟然背地里下刀子,根本不留任何情面。皇帝的宝座果然让人疯狂。
李潜感叹了一会却又想到,柴绍告诉他这些以及他说的五陇坂之战,目的是什么?从杨文干事件来看,李渊已经对李世民不满。可五陇坂之战李世民又挣回了面子,应该是说此战在李渊心中为李世民挽回了不少负面影响。难道李建成怀恨在心想破坏和谈?
李潜想了想认为不可能。李建成没必要这么做。他现在虽然保住了太子之位,但从李渊的处理上看,他也没占到便宜,王珪、韦挺两名得力心腹都被流放。他的损失比李世民还大。这说明他也有让李渊不满意的地方。在这个节骨眼,他若搞什么花招,让李渊察觉到了肯定会旧账新帐一起算。
不过对于李潜来说,他倒是真希望李渊将李建成废掉。因为他与李元吉之间还有段过节没了。若李世民在争储中败了,李建成一旦上位李元吉肯定鸡犬升天掌控大权,那他可就麻烦了。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李潜不敢掉以轻心,万一蝴蝶效应出现了呢?想到这李潜浑身一震,立刻明白柴绍的用意了。
李潜有前世的记忆,当然知道日后是李世民坐了皇位,但柴绍并不知道啊。而且现在以嫡长子立储的观念根深蒂固,柴绍对李世民能否登上皇位恐怕也并没多少信心。所以他得知李渊最近对李世民不满的消息只怕也心中不安。因为李建成上位后,因李元吉与李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