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1/4 页)
“严刑是百姓畏惧的,重罚是百姓厌恶的。所以圣人设置严刑,来禁止奸邪,设置重罚来防止奸邪,因此,国家安定而暴乱不会发生。我据此知道,仁义惠爱不足实行,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田和沉默良久,终于开口。
见到朝凤点头。田和便恭敬的下去了。严刑峻法,这倒是比酒池肉林,更符合莫离的需要。朝凤勾了勾嘴角,看着远方笑了笑,莫离啊,权力就是你的妲己。
“没有马鞭的威力、马嚼子的配置,即使是善于驾车的造父,也不能驯服马匹;没有规矩作为准则、墨线用来校正。即使是巧匠王尔,也不能画好方圆;没有威严的权势、赏罚的法令,即使是尧舜,也不能治理好国家。”
朝堂之上,田和言之凿凿的,说着事先写好的奏折。莫离好战,若是将军,自然可以名垂青史,可是他是个帝王。
“过去的那些君主,都轻易放弃重罚严刑,实行爱惠,却想建立霸王功业,也是没食指望的。所以,善做君王的人。明确设置奖赏、利禄来鼓励人们,使民众靠建功立业得赏,而不靠君主行仁义来赐予;推行严刑重罚,来限制人们,使民众因罪受罚,而不靠君主讲爱惠来赦免。”
一边说着,田和一边小心的,观察着莫离的表情。见他的脸上丝毫没有不悦,才继续往下说。
“因此,无功的人,不会幻想得赏,犯罪的人,不会侥幸免罚。依靠坚车好马,就可以在陆地上,冲破陡坡险阻的危险;凭借船的安稳,依仗桨的作用,就可以在水上,克服横渡江河的困难;掌握法术之道,实行严刑重罚,就可以成就霸王的功业。治理国家有法术赏罚,就好比陆路有坚车良马,水路有轻舟便桨样,凭借它们的人因此获得成功。”
最近不太平的事情太多了,莫离按了按有些发疼的头脑。边境新起了一伙军队,训练有素,却是无主。攻伐了城地,也不称王,只是安抚百姓。使得周边好几个城镇,不战而降。
现在各族的百姓,都汇集到了王都,实在难以治理。每一天,都有数起大大小小的叛乱。莫离看向堂下,看来仁政的确是形式不通的。仔细思考后,莫离开口道:
“赏罚作为治国原则,是一种锐利的兵器。我曾经听闻,君主要牢固地掌握它,不可把它拿给别人看。至于臣子们,也就像兽鹿一样,只要有肥美的草地,就会跑过去的。”
田和点点头,附和道:“伊尹掌握了法术,实行赏罚,商场因此称王;管仲掌握了法术,实行赏罚,齐桓公因此称霸;商鞅掌握广法术,实行赏罚,秦国因此强大。这三个人,都精通成就霸王的法术,熟悉治国强兵的方法,而不拘泥于世俗的说教;他们符合当代君主的心意,就会由布衣之士,直接得到任用;他们处在卿相的位置上,治理国家,就能收到使君主尊显、领土扩大的实绩:这种人,才称得上值得尊敬的大臣。”
商汤得到伊尹,凭借百里之地成为天子;齐桓公得到管仲,成为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秦孝公得到商鞅,领土因而扩大,兵力因而强盛。所以有了忠臣,君主对外没有邻国入侵的忧患,对内没有奸臣作乱的担忧,天下长治久安,名声流芳后世,这就是所说的真有了忠臣。
“至于豫让作为智伯的臣子,上不能劝说君主,使智伯懂得法术制度的道理,躲避灾难祸患,下不能率领部下,来让国家安定。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才自己涂黑皮肤,割去鼻子,毁坏面容,以图替智伯向赵襄子报仇。这虽有毁身冒死,来忠于君主的名声,实际上,却对智伯没有丝毫的好处。”
君主掌握政柄并据有势位,所以能够令行禁止。政柄是决定生杀的本权,势位是制服众人的基础。废除什么,建立什么,如果无章可循,政权就不神圣了;如果和臣下共掌赏罚大权,君主的威势就分散了。
“该赏该罚,君主一定要清楚;清楚的话,治国方略就完备了。”田和浅浅的笑了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二百三十四章:义军
雪花想是被撕碎了的柳絮一般,在天空中飞洒。来来往往的行人,步履匆匆的行走,却鲜少抬起头。一座又一座青冢,像鲜花般,遍布了这个温和的小城。
“听说了吗?王又颁布了新的法令。”面摊上的食客,压低了声音,捅了捅身边的人开口道。
这些日子法令太多了,就是吃口饭,喝口水,都不知道自己犯法了没有。其他食客摇摇头,颇有些无奈。见到大伙并没有太高的热气,来听自己说话,说话人一时也没了什么兴致。只是呢喃般的开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