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部分(第1/4 页)
法战胜的国家,这让德国人深度沮丧和恐慌。
这一事件也让希特拉吓了一跳,原来他也忽视了舰队防空能力,忽视了这个时代的战斗机是很难突破拥有完整防空火力网的舰队。
威廉二世大丢颜面,变得更加暴怒了,三天两头的准备跟中华帝国决战,如果不是希特拉等大臣们的劝说,恐怕威廉二世会立即拿起电话,打给李卫国,约出来pk了。
不过这一切如今都不在李卫国的关注之内,他得知英吉利海峡事件后,也只是淡淡一笑,他对中华帝**方非常有信心。
一般情况下,李卫国已经不再直接给军方出主意定方向了,他希望军方有自己的思考模式,那样才能将来独当一面。
但关键之处,李卫国还是忍不住说两句的。
比如军方在英吉利海峡事件中获知了德意志帝国海军已经有了大量的航空母舰,尽管这些航空母舰的性能都很落后,远不如中华帝国海军自己建造的航空母舰先进。不过在军方的眼中,中华帝国海军是最强大的,既要在质量上领先全世界,更要在数量上超过所有国家。
于是,军方提交了一份建造三百艘航空母舰的报告,让李卫国都吓了一跳。
中华帝国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钱了?可以建造三百艘航空母舰,就算不是核动力航母,只是常规动力航母也造不起啊!
内阁和国会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这个提议,军方于是又求助李卫国。
李卫国无奈,便游说内阁和国会,批准建造八艘航空母舰,每年建造两艘,八年后每隔一年替换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按照李卫国的估算,航空母舰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给海军主力舰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因为这年代的飞机速度慢,载重轻,只要战舰上装备大量的防空火炮,足以应付任何空中威胁。
历史上也是如此,为何英国在一战期间就造出来航母,其他国家却不屑一顾,直到二战才重视起来,完全是因为早期航母搭载的战斗机,根本过不了战舰的防空火力网,所以才不会重视航母发展,直到战斗机获得速度和载重的大幅度提升后,航母才对战舰造成威胁。
因此,李卫国的态度依然让军方把重点放在研发战斗机和轰炸机上面,努力提升战斗机速度和发动机载重量,这样等到了一定时候,再大规模建造航空母舰也不迟。
不管军方听懂还是没有听懂,李卫国的话就是神谕,不容置疑。
于是军方便取消了建造三百艘航母的打算,每年只建造两艘航母,用于训练舰载机飞行员,总结航母指挥作战经验即可。
军方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转向研发战斗机,以及提升载重的轰炸机上面。
李卫国如期抵达长安大明宫,如今的他,心思已经全放在了骊山之内。
距离血月之日越来越近,他的心情也跟着亢奋和期待。(未完待续。)
第588章 航母失势,大舰巨炮依然坚挺
英吉利海峡事件,就好像历史上的中美撞击事件一样,迅速令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关系降至冷冻。
回到柏林的提尔皮茨,奉命向德军参谋本部解释英吉利海峡事件。
在被问及六艘航空母舰被中华帝国海军击沉时为何没有反击时,提尔皮茨的回答是中华帝国海军有着强大的舰队防空火力,当时德意志公海舰队若是选择开战,结果可能是全军覆没。
出席听证会的很多德军官员们对此事非常震惊,在询问了细节,并收集了相关情报之后,整个德意志帝国海军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些看不惯希特拉的德军高级军官们发起了质问,因为德意志帝国的航空母舰计划是希特拉发起的,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如今在根据提尔皮茨的报告,证明航空母舰根本就是鸡肋,应当予以取缔,全力发展快速战列舰项目,继续走巨舰大炮主义道路。
同样,希特拉也拉拢了不少支持者,他们坚信希特拉是正确的,应当放弃巨舰大炮主义,全力发展航空母舰。
分歧越来越大,甚至从争论变成了吵架,旋即演变成的群殴打架。
一群头破血流,浑身打着石膏的海军将官们被叫到了柏林皇宫,正在气头上的威廉二世,好不客气的每个人给了他们一巴掌。
这些天威廉二世就心情不爽,气不顺,这一次一口气打了几十人的耳光,总算是舒爽一下了。
“希特拉,你怎么看?”
听到威廉二世询问,希特拉于是说道:“陛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