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部分(第1/4 页)
辐射保护装置,再就是一座或者多座高性能的蒸汽轮机装置即可。
对于中华帝国科学院而言,技术难度是s级,但可以完成,远比研发核武器要容易的多,毕竟目前离心机设备的精度不高,想要提纯95%以上的浓缩铀非常困难,但提纯30%以上的核燃料却相对容易些。
中华帝国科学院在技术上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
好在李卫国没有要求大规模建设核电站,核武器研发也不是那么紧迫,因此以目前中华帝国的财政能力,在骊山附近建造一座大型核电站还是没有压力的。
不过,这也非一早一夕可以完成的,至少铀矿的开采,以及铀浓缩等需要耗费时间,大部分的高昂成本费用,也基本上来自铀矿分离和铀浓缩这两个步骤。
目前中华帝国大陆本土的铀矿资源十分匮乏,虽然有几个省份可以提供铀矿开采,但是铀矿品质不高,开采费用昂贵。
但全世界范围而言,铀矿资源还是相对丰富,尤其是澳洲,铀矿资源占全世界总储量的83%。
中华帝国在澳洲北部地区发现大量铀矿,其铀矿品质高,种类多,且矿石埋藏较浅,大部分都可以露天开采。
自中华帝国宣布启动核子工程那天开始,就在澳洲设立了核燃料开采基地,当年投产的核原料工厂,计划年开采1400吨,初步提纯后可获得铀308为968吨,这一步平均每吨需要130元人民币的成本费用。
然后再经过离心机高度分离,再得到纯度超过30%的浓缩铀,大概可以获得720吨左右的用于核电站的发电的核燃料,这一步的成本最高,平均每吨需要20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中华帝国每年获得720吨40%浓度的核燃料,需要耗费至少一亿五千万人民币。
这仅仅只是核燃料费用,如果建造一座核电站,且装机功率要达到100万千瓦,没有两亿人民币是办不到的。
对于核电站而言,就是初期投入巨大,后期会因为核燃料用量少而节约成本的。
一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核电站,每年只需要提供40吨核燃料就够了,这样一来,每年的燃料费用只需要800万人民币就够了,而将来随着开采铀矿成本的下降,铀浓缩成本的下降,成本会越来越低。
从长远计算,核电站还是相当划算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李卫国得扛得住来自内阁和国会的唠叨,因为两亿人民币的预算拨款,对于中华帝国而言,也是一笔巨款。
在骊山修建核电站的旨意下达后,内阁总理大臣张佩纶急忙从大京都武汉坐飞机赶到西京长安,亲自向李卫国游说。
当然,游说只有俩字,没钱。
“陛下,帝国科学院今年已经投入十亿人民币作为科研经费了,占帝国财政预算总额高达50%了,再加上今年的军费预算,总额已经占财政总预算的90%了,这再增加两亿人民币预算,今年的经济发展就会停滞了!”
张佩纶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财政开支不投入经济中就无法形成循环,经济发展自然受到影响。这对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家而言,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中华帝国而言,作为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影响就非常大了。
李卫国不会改变他的决定,但他也不是不讲理的。
“经济发展不能停下,那就召开临时国会,重新修订预算,加大经济投入预算。”
张佩纶等得就是这句话,他很清楚自己无法说服李卫国放弃建设核电站项目,也无法说服李卫国削减军费预算,哪怕李卫国已经将大部分权利归还给内阁和国会了,但皇权至上的思维早已经深入包括张佩纶在内的大部分臣子们的心中,这一代很难改变,或许下一代下下几代才会真正行驶权利。
“谢陛下!”
张佩纶高高兴兴的领命离开了,而那些等候在大京都武汉的帝国国会议员们得知这个消息,也是高兴不已,立即召开国会,大幅度追加经济发展预算。
这一次,中华帝国将中期国债数额扩大了一倍,累积售卖二十亿人民币。
国会刚刚通过新法案扩大国债规模,市场上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应,来自国内外无数个人和公司,以及民间团体争抢着购买中华帝国的国债。
结果不到三天时间,二十亿人民币的国债销售一空。
面对这个结果,包括李卫国在内的中华帝**政高层们都震惊了。
那可是整整二十亿国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