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沈晓雅神色凝重起来:“哦,是给彭少石提亲啊!爹,看来你答应了?”
沈子儒点点头:“答应了。怎么,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沈晓雅问:“仪淑知道这件事情吗?”
沈夫人说:“她还不知道呢。”
沈晓雅正色说:“这就是不妥。”
沈子儒问:“为什么?难道彭少石一个堂堂的县党部书记,还配不上她这个大学生?人家彭少石也是大学毕业,他的人品、相貌、学问、职业、家庭,那一样比你妹妹差?”
沈晓雅说:“话不是这样说。爹,仪淑是知识女性,她追求自由的婚姻,可你这是封建包办!”
沈子儒一时语塞。
沈晓雅又说:“爹,这件事情你欠考虑。不应该先答应彭伯伯,应该先征求仪淑自己意见再说。”
沈子儒觉得儿子的意见也对,他有点沮丧:“可我已经答应了。我们当父母的是为她好,少石跟你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你也了解,他跟仪淑很般配。”
沈晓雅问:“那仪淑要是反对这门亲事怎么办?”
沈夫人问:“这么好的人家,她怎么会反对呢?”
沈晓雅淡淡冷笑一下:“依我看,她一定会反对。”
沈夫人惊讶地问:“为什么?”
沈晓雅说:“为什么?因为我了解他们的事。虽然彭少石一直在追求我妹妹,可仪淑对彭少石不感兴趣!”
沈子儒无奈地说:“可这事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晓雅,我们一起开导开导她。婚姻大事,你们青年人往往是感情大于理智,没我们做上人的看得远。”
沈晓雅却说:“我尊重她个人意愿,我也反对婚姻包办!”
沈子儒气的把酒杯往桌子上使劲一放,说:“你就是个混蛋!”
傍晚时分,刘锐襄在鼓楼街醉春秋酒家楼上雅座宴请彭瘦石、彭少石父子,同席还有跟彭瘦石一起来六安的女报务员奚月梅。
席间,彭瘦石介绍说:“襄公,现在形势严峻,所以上面专门给你们配备了一部电台。这位是报务员奚月梅,奚小姐。”
奚月梅落落大方地站起身向众人点头致意。
彭瘦石接着说,奚月梅小姐虽然是报务员,但她是从大城市来的,学生出身,又是自己介绍她来的,希望刘锐襄以后对她的工作和生活多支持,多照顾。
刘锐襄自然满口应允。
彭瘦石介绍全国的形势说,这次国共和谈失败,难免又要内战。国军在战场虽然在陕北取得一些胜利,但东北大部分被*占领,山东一带战局也不稳。要求刘锐襄和彭少石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刘锐襄立即表示要定兢兢业业,报效*。
彭瘦石对彭少石说:“少石,在襄公面前,你是晚辈,凡事要多向他请教。”
刘锐襄忙说:“不敢,不敢。”
书版巷向北,穿过云路街不远处有个文庙。
六安文庙即孔庙,建于元大德四年,历经数次重修、扩建,至明万历年间形成一定规模。明末毁于兵乱,清初复修。这里在古代平时是书院学宫,但在科举考试时节,则是科考的考场。内有大成殿、明伦堂、东西庑(wǔ)殿。清一色灰砖墙,釉筒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大成殿前面是拜台,台阶中有一块用巨大汉白玉雕刻的二龙戏珠卧碑,造型与工艺均精美绝伦。文庙整体布局宏大,气势磅礴。
走进文庙,穿过后面明伦堂的大圆门,就是彭瘦石的家,彭家园子。
彭瘦石、彭少石吃完饭回到家里,天色已经很晚了。
彭少石先把父亲送进卧室,点亮煤油灯,然后又用一个铜盆为父亲端来洗脚水。
彭少石说:“爹,我真没想到沈叔这么干脆就答应了我和仪淑的亲事。”
他还在为自己的婚姻大事兴奋着。
彭瘦石:“是啊,这是你的造化。日后,你一定要善待仪淑。”
彭少石:“那还用说吗?爹,我正在着手编辑白朴的《天籁集》,准备重新出版发行。”
“好,这件事情我欣赏。”但彭瘦石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他问儿子:“你觉得现在下面的党务工作怎么样?”
彭少石老实回答说:“不怎么样,现在物价上涨的厉害,老百姓怨声载道,直接影响我们党的威信。”
彭瘦石叹道:“唉,不仅是党务,政局、战局都不妙呀。”
彭少石问:“哦,我们华东怎么样?”
彭瘦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