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绻�的憬枇�30倍的钱炒石油期货,你赌它要涨到每桶200美元。你想象一下会怎么样?
第二座冰山我把它称为“金融创新剑走偏锋”。美国是一个创新主导的国家,这是它的长处。简单地说,世界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金融发展模式,一种是东京模式,一种是纽约模式。东京模式是说在东京市场上,证券的定义或者是股票,或者是债券。如果不是的话,日本通产省要审批,审批周期很长,所以很多金融创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而纽约的发展模式,一句话概括,就是“阳光下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证券化”。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美国的好莱坞非常发达,原因很多,大家说美国的导演、演员大腕云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金融服务业很发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很简单,如果说你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子,你想把它变成电影很困难,因为你没有演员也没有导演。这个时候高盛来了,他说我给你做一个情景假设,假设明年你的电影上映了,第一个月的票房收入是1亿美元;第二个月是2亿美元;第三个月你可以拿到3亿美元,那么依托于这个未来的现金流,你可以发行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一下就可以募到30个亿,可能还会有银行给你贷10个亿,那你可能就会一下拿到了40亿美元。你手里有40亿美元,张艺谋可能就会自己来找你了,然后说,我再给你介绍一个演员叫章子怡,那么这个事情就办成了。如果说最后你的电影放映的时候第一个月的票房收入就有2亿美元,那么买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老百姓就都发了财,大家皆大欢喜。但是如果说这个电影最后没有被批准放映,那就麻烦了,所有买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老百姓就会损失惨重,贷款给你的这家银行就会破产了,这样传递下去,可能会因为一个电影没有拍成,就会引发一场小小的金融危机。在高杠杆化的今天,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所以,当证券化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如果不加甄别,总会有一个西瓜实际上是地雷,这次,次贷成为了这个地雷。 。 想看书来
海面下的三座冰山(2)
第三座冰山我把它称为“信用消费危如累卵”。为什么呢?美国社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信用消费愈演愈烈,直至无法收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就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1992年我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第一件事是要申请信用卡。但那时候申请信用卡是很麻烦的,尤其是一个外国留学生,没有工作,没有信用历史,银行有很多的理由不相信你。留学生大概半年后可以拿到第一张信用卡,我记得我们那时拿到第一张信用卡时都很高兴,和同学打电话时都问,你有没有拿到信用卡啊。2000年,我们发现,刚到美国的留学生可以在一周之内拿到5张信用卡。8年之内,美国的信用体系完全失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的信用卡公司的盈利模式是这样的,我们中国人每个月一般都要把当月信用卡的余额还掉,美国人是不还的,那怎么办呢?他就顺延,所以要付利息,利息是17%,所以美国信用卡公司的利润率大致是17%,是一个高利润率的行业。这样的情况下,有1%、2%,甚至更高一点的坏账率银行都会觉得无所谓了,反之,它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去扩大自己的客户数目,把持卡人数从10万尽快变成100万或1 000万,于是就有了大家都疯狂发信用卡的现象出现。但是这个运作的模式需要有两个前提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经济总体比较向好,多数人还得起钱;第二个假设是大部分人是有良知的。但我们知道,这两个假设都是靠不住的,首先,经济是不可能永远向好的;其次,当经济不好的时候,没有钱的时候,大部分人是没有良知的。
有一张图,画的是在悬崖的尖上,有一座小楼,这个悬崖的名字叫次贷,然而,在这个小房子上又建了很多高层建筑,这就是次贷衍生出来的各种复杂产品。当根基一摇晃,上面所有的房子瞬间崩塌了,我见过的关于次贷的漫画中,这张是画得比较好的,它讲清楚了次贷危机的发生、发展,就像悬崖上的这座小楼和它托起的建筑。
次贷危机是一场百年难遇的大危机,但实际上小危机是层出不穷的。股民最爱说的就是美国有过黄金10年,为什么中国不能有黄金10年。仔细回忆一下,过去10年华尔街的所谓黄金10年也差不多发生过10次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俄罗斯债券违约危机、1997年的长期资本倒闭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2001年的“9·11”事件、2002年的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