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吕布与张辽(第1/2 页)
“怎么回事儿?”村子里,原本还在搜东西的匈奴人一个个呆愣在原地,目光迷茫的抬头望天,变天了?
与此同时,距离张王村十里之外的地方,一队人马共十几个兵将跨马扬刀而行。
忽的,那走在最前面的高大青年目光一动,眼中闪过一道不可思议的神色,勒马扬鞭,呆呆的看着前方。
“文远,你看那里可是你们的村子吗?”吕布回首看向身边一个脸上身材高大的紫面青年,皱眉问道。
“吁……”在他身后,十多个人一齐勒马,那紫面青年顺着吕布的目光看过去,神色登时大变。
“没错,奉先大哥,那里好像出事了,我去看看。”紫面青年焦急的说了一声,两腿一夹马腹,登时向张王村跑过去。
见状,吕布等人也连忙追上去。
“文远,奉先,看来是他们无疑了,只是,为何现在张辽就和吕布在一块了?而且,张辽这个时候应该不姓张吧?”地窖中,林天皱眉,从心底泛起一股子困惑。
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马邑之谋是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
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结果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复马邑之围。
汉武帝因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将谋划诱敌的王恢下狱,王恢自杀,自此,西汉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那这件事怎么个聂壹有联系的呢?
汉武帝元光元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命群臣商议对策。
官居大行令的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他说:“过去朝廷同匈奴和亲,匈奴老是不守盟约,侵犯边界,我们应该发兵打击他们一下才好。”
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以匈奴兵强马壮为由劝汉武帝接受和亲,群臣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观点,汉武帝最终采纳韩安国的建议,与匈奴和亲。
元光二年,马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来找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就好奇了,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奏告给汉武帝,武帝为此诏命群臣商议。御史大夫韩安国反对这个建议,他认为高祖刘邦之英武圣明,尚且被匈奴围于平城达七日之久,何况兵马一动,天下骚动,胜负难料,不可轻率出兵。
王恢是燕人,曾长期在边郡为官,熟谙匈奴情况,在商议中他向汉武帝进言:“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北有强胡的侵扰,南有中原大国的威胁,君臣尚能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侵;匈奴虽强,也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威名远扬,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每次与汉和亲,不过数年即违背约定,正是因为没有坚决抗击的缘故!”双方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最终,汉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
计划本来顺利进行,谁料单于在行军之际,发现城野之间只见牲畜,不见一人,于是起了疑心。
他派兵攻下一个碉堡,俘虏了一名尉史,该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真相,识破阴谋的单于大惊退军,汉军设伏全无用武之地。
王恢判断形势后,认为已经错过了袭击匈奴军辎重的最佳时机,于是决定收兵回师,“马邑之谋”遂以失败告终。
结果匈奴人恼羞成怒,在中原大地肆意报复,汉武帝震怒,将王诙赐死,连带着出谋划策的聂壹也被一同赐死。
而聂壹的够人,为了避怨,便迁居雁门,而三国志中也曾记载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改姓。”
可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地方,可不像当年聂壹的后人迁居的地方啊。
再说了,当年的聂壹好歹也是关东巨富,就算因为事败被杀,但狡兔三窟,他的家财只要有一部分被留下,就足够后人生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