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2 页)
芎玫模�梢员U衔颐堑姆比佟5�牵�拦�獯挝;�拇�砬榭鍪沟媚诘睾拖愀哿礁鍪谐《际艿搅搜现氐难沽ΑN颐强吹剑�;��⒅�螅�鹘鹑诨�狗追捉�小叭ジ芨嘶�保╠eleverage)操作,就是把以前做空美元、用美国国债做融券的办法融资,到新兴市场投资的做法纷纷进行逆转,然后又都争先恐后地赎回那些杠杆比例高的基金,回补美元的空头。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爆发危机之后,美元反而走强的原因。
一旦各金融机构从“杠杆化”操作到“去杠杆化”操作,就会给新兴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于:即便美国的机构没有从上海和香港撤出资金,这两个市场上的股票也必须接受一个巨大的折扣,使得我们的资产价格必须低到足以吸引他们承担不进行“去杠杆化”操作的风险。这就形成了一个链条,当美元开始被人进行空头融资的时候,新兴市场涨势喜人,涨幅远远超过美国市场;当美元空头开始平仓“去杠杆化”的时候,新兴市场的股票成为了融资的品种而被做空,导致新兴市场的跌幅远远超过危机爆发地美国市场。
我们看到,其实欧洲市场受到次贷危机影响的直接损失比中国大得多,而欧洲各国的股票跌幅却远远小于中国。其主要原因在于欧盟已经建立了符合其体制的欧元发行机制,而不再依赖于美元了。从这一点来说,这场危机过去之后,中国也必须加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独立货币发行机制,而不再依赖于收到一定的外汇、投放相应人民币的机制。否则,这样暴涨暴跌的魔咒将始终紧箍在我们的头上,而且咒语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说到这里,我国股市的反转,在现有机制下,其实就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结果。美联储在大洋彼岸不断注入流动性,可能会让市场提前结束这次的“去杠杆化”,其标志性事件就是石油重新开始暴涨。
我们都知道,美国这次的救市行动中,包括了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甚至到了不设置最高限额的地步。如此大规模地投放货币很可能导致大宗原材料暴涨。但是现在的“去杠杆化”同样把石油多头给拖下水了。我们如果看到石油从低位反攻30%以上的涨幅,就可以确信美元的这次“去杠杆化”结束了。世界各地的机构不再担心流动性问题了,就会重新开始“杠杆化”操作;而A股和港股将首当其冲地拉出一轮大的反转行情,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次贷危机的受灾国。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似乎这个局面越来越近。这样的局面一旦出现,就一定是一个猛打猛攻的上涨局面,绝不是一个扭扭捏捏的反弹行情。
(本文写于2008年10月)
现在不必再看空A股
我是比较早看空上证指数的。我曾在报上发表了一系列“通胀无牛市”的论述,并在博客上贴出“中国银行将跌破发行价”的预测。
记得在2007年,认同“通胀无牛市”观点的属于少数派,主流的市场声音是“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当时有一位主流经济学家甚至预测股市将在奥运会的刺激下,涨到8 000点。我当时提醒他:“你说的可能是深圳指数。”我的观点是流动性会很快消失,通货膨胀吞噬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最终将导致股票估值的下降。
事隔一年我却发现,券商的研究所和主流经济学家们比一年前的我更悲观了。他们纷纷下调了评级预测,认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将进入冬天,进一步压低估值。所以许多投资人就开始执行“每一次反弹都是出货良机”的箴言。现在看起来,券商研究员集体调低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是市场见底的明显标志,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存在这个现象。
然而现在,我不再看空A股了,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我认为股票的估值原理不是现金流贴现,而是将可交易资产对冲之后的误差项。如果企业的经营能力高,则误差项也高,体现为股票的估值高于平均水平。现在流行的估值方法是争相下调盈利预期,然后再套用当前的市盈率得出股票估值应该更低的结论。这个结论来源于错误的估值方法。正确的方法是考察企业的经营能力,若其劳动生产率提高就应提升股价预期。
在美国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某公司宣布由于经营业绩不佳而裁员。通常情况下,裁员决定一旦宣布,该公司的股票就上涨。这是因为裁员行动本身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我国市场上,裁员的情况并不普遍,但是公司应用新技术的冲动却很强烈。这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最终提高估值的途径。
我仔细观测了几个行业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