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1/3 页)
“乌将军怕是有些误会。”李治淡淡一笑,直接起身正色道:“诸将接旨!”
李大帝的圣旨比什么都管用,他说一句,顶我们解释十句。
一道圣旨读完,我看见大厅里被召集来的这些镇守将领各个都面面相觑,有点儿怀疑自己听错了。
“陛下圣旨讲的清楚明白,各位有何想法尽可直言。”我站起身,笑眯眯的看看大家。
“太子殿下勇武,陛下英明,这吐蕃数次侵扰我大唐边陲,实为可恨,此次太子殿下亲自领兵迎击,定能杀的吐蕃那群野人心服口服。”一个胖乎乎的文职官员此时像是明白了什么,赶紧笑眯眯的给话接了过去。这货叫啥来着,刚才没记住。感情这位以为李治这次就是混点儿军功名声去的,打吐蕃就一个说法?
此人这话一讲,底下诸位像是突然都明白了一样,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李治看看我,我看看李治,都有点儿苦笑不得的表情。不过想想也是,在这些人看来吐蕃既然是当世能跟大唐叫板的强国,那派五千人就像收拾人家,这不是儿戏是什么?既然是儿戏还要玩的话,那只能说是为了给如今的太子爷镀镀金,表表功而已。貌似历史上这么干的人大有人在啊!
算了,也懒得解释,真的假的干过两仗就知道了。现在说的再多也不顶大用!
李治大概跟我想法一样,微微一下,就吩咐主将先去准备军马,五日后出发。
夜里跟李治商量了一下,觉得既然兵马只有六千人(五千边军,五百内卫,以及后勤五百余人。)无须带太多将领,在我的推荐下,李治直接调用了陆承宗和乌拉尔瑟两人,至于其他人,一句话,该干嘛干嘛去!
说是休整五天,可也没闲着,五千把连弩和钉匣都发了下去。李大帝看来对这东西还是很上心的,每把连弩和钉匣上都有编号,内卫发放时讲的明白,人在弩在,人亡弩亡。等回来这连弩和钉匣是要上缴的,没弩的就自己掂量着。
至于千机弩炮,对不起,内卫全程专控,边军就别想了。
新鲜东西,给这帮子边军稀罕坏了,训练用的五发弩钉被这帮大老爷们反反复复的捡回来用,射起来没完,边射还边叫:“过瘾,这东西太过瘾了什么的。”
专门找过陆承宗和乌拉尔瑟关照,也只有他俩知道,这次去真的是有硬仗打。所以在边军对连弩的使用训练上,两人格外用心。
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十八,良辰吉日,在祭天祭军仪式完毕后,我们一行西出河西,直奔位于青海湖西畔的吐谷浑王都伏矣城而去。
会和吐谷浑王心不甘情不愿却被逼无奈派出的三万军马,再次直奔白兰。
战事的发展果然与我们预计的一样。
吐蕃先是以为吐谷浑再次来侵扰,象征性的再次派出一万人来迎击。反正这俩国家掐架掐惯了,这你来我往的时不时得来两回。
可这次,吐蕃一万兵马如同飘落大海的枯叶,连半点儿浪花都没翻腾出来就消失在了白来以西三百里的额莫川,汇入青海湖的一道小支流,于八世纪末干涸。
还没等吐蕃反应过来,打着吐谷浑旗号的我们已经突袭玛多县城,直逼吐蕃乌海城。经历一场夜袭之后,乌海城陷落。
等回过劲儿的吐蕃搞清楚情况后,没用多少时间,三十五万大军就分西、北、南三路至扑乌海城。
“看见没有,说三十五万就三十五万,这吐蕃人都是枕戈待旦的?”我给手上军报扔了案子上,冲李治笑笑。
李治点点头,有些担心的看看我道:“大军集结的如此之快,看来这群贼子果然有所图谋。如今以军力而比,我军一旅孤军,深入敌军腹地,乐休你看,我们是不是该先避其锋芒?”
嘿嘿,还当他一点儿也不担心呢,看来也是强作镇静的主啊!
“殿下你说,如果我们给这三十五万大军灭了,这吐蕃还狠的起来吗?”我笑笑道。
“灭了……?”李治一下没缓过劲儿,皱着眉毛道:“就凭我们这些人马?”
“对!”点点头:“就凭我们这些人马!只是要看殿下是否有这雄心壮志!”
李治沉吟良久,突然抬头看我,两眼炯炯道:“乐休可有把握?”
“七成!”我点点头。
“………………,好!”李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这票买卖,咱们干了!”
贞观二十一年六月初七,五千唐军设伏葛喇台刺,趁夜色突袭吐蕃军营,是时,漫天箭雨伴随着天雷地火(土制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