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沉重(第1/2 页)
杜荷被老汉的样子逗得哭笑不得,但也只好配合着做出一副好奇的模样,催促道:“哎呀,老汉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跟我说说吧!”
老汉得意地笑了笑,压低了声音说道:“告诉你吧,那辽东郡守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将辽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还特地为我们这些受灾的百姓准备了安置之地。”
“听说他动用了大批的工匠和劳力,在辽东的草原上建起了许多简易的房舍,供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居住,而且到时候,我们可以在辽东自己建房子,那前来的官兵都说了,能养我们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用来建房子,等着以后就要自给自足了。”
“而且,他还将一部分肥沃的土地分给了我们,让我们能够耕种,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老汉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杜荷听得心中一动,这确实是自己不曾想过的举措。他深知辽东的物资匮乏,想要在短时间内建造起大批的房舍并不容易,但若是真的能够成功,对于那些受灾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而且这对于整个辽东的开发也是一件好事,缺人耕种的难题也迎刃而解。杜荷忍不住问道:“那老汉你可知道,这辽东郡守是如何得知我们的困境,并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帮助我们的呢?”
老汉摇了摇头,表示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但他猜测道:“或许是那辽东郡守心怀天下,不忍见我们受苦,所以才伸出了援手吧,如今我们整个吉州的大部分年轻些的都拖家带口的前往辽东了。”
杜荷转头看了一眼薛仁贵,薛仁贵立刻走到一边取出纸笔,写了一封信,交给一亲卫,快马加鞭的走了。
老汉见杜荷如此郑重其事,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公子,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杜荷微微一笑,道:“我在给我的一个辽东朋友写信,告诉他这里的情况,看看怎么弄才好。”
老汉闻言,眼睛一亮,道:“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辽东那边正缺人呢,要是能有更多的人去帮忙,那辽东的发展肯定会更快。”
杜荷点头称是,心中却也在盘算着,此事能做不能过,前几日还在疑惑李世民为何跟自己说那么一番话,如今可算是了解了,青壮全部远离家乡,那这江南不出十年,必然就会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
杜荷沉思片刻,对老汉说道:“老汉,情况我了解的差不多了,我们准备继续往南去瞅一眼,给你们留些吃食,也能撑到官府的人来救援了。”
老汉闻言,忙道:“公子去忙吧,老汉我呀,要继续建房子了。”
杜荷与薛仁贵继续南行,一路上所见所闻,皆令人感慨不已。灾情愈发严重,许多村落已成了废墟,只有少数残垣断壁,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沿途的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助。
杜荷见此,咬了咬牙,没再停留,只是吩咐亲卫不要伤及无辜。
“杜荷兄,你为何见死不救?这百姓们都已经饿成如此模样了。”李德謇愤怒出声。
杜荷紧蹙着眉头:“德謇兄,这些百姓都……哎……你自己看吧。”
说完,杜荷叫着亲卫往人群中扔了一袋米,顿时所有百姓全部围了上去。
不过片刻功夫,饿的眼冒绿光的百姓瞬间围上了杜荷的队伍,手拿石块,木棍等武器作势就要强抢。
杜荷见状,面色一沉,对薛仁贵使了个眼色。薛仁贵率先拔出腰间长剑,大声喝道:“谁敢乱来,休怪我剑下无情!”
他的声音洪亮,震得周围的人都愣了一下。亲卫们也几乎同时将长剑拔了出来,那些手持武器的百姓们,也被他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停下了脚步,不过却没有后退,依旧包围着杜荷的队伍。
杜荷对着李德謇无奈道:“看到了吗?就这后果,我是不想帮吗?你自己瞅一瞅。”
李德謇也是一阵害怕,此番若不是跟着杜荷前来,自己恐怕真没办法应对这情况,连忙问道:“杜荷兄,那接下来怎么办?”
杜荷摇了摇头,看着围着自己的百姓,趁机说道:“各位乡亲,我们都是大唐的子民,应当互帮互助。但你们这般行为,与强盗何异?我们带来的粮食有限,只能分给真正需要的人。”
他指了指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百姓,继续说道:“那些人都快饿死了,你们不想着救人,还想着抢人,你们觉得就凭你们那些破木棍,能跟我这长剑对砍吗?”
杜荷转头看向田埂的一边还有一堆森然白骨,面色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