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页)
这八个字坚决得如同金石交击一般,铿然作响,令得辛弃疾和韩侂胄耸然动容。
“宁以强亡,不以弱灭……”辛弃疾和韩侂胄喃喃低声,反复念诵着这八个字,似乎着了魔怔一般。
岳无笛也用低沉而又严肃的声音道:“是啊,宁以强亡,不以弱灭!”辛弃疾和韩侂胄也许并不能深切体会,一个朝代,若是因为弱小而被灭亡,其下场会有多么悲惨,对国家和民族,会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但是岳无笛拥有前世的记忆,对此,却是一清二楚的,宋朝因为弱小灭亡,导致华夏民族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族占据了南北全部江山,千年文华,一朝摧毁!
甚至留下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么一句令人愤怒而又偏偏无可辩驳的嘲讽之语。
明朝因为弱小,导致李自成这样的流寇,都能占据江山,而后又把江山拱手送给了满洲人,从此汉人剃发易服,顶着猪尾巴,给满洲贵族做奴才做了几百年。
至于清朝,更不消说了,弱到无以复加,使得中华大地,不仅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颤粟,更是连那弹丸小国,都能从中华吸血抽髓,而后更是占领大半个中国。
到了民国,反倒有了些血气,不过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落后,沉疴难治,虽有十万青年十万兵,终究回天乏术。
这些。辛弃疾和韩侂胄统统都不可能知道,他们能够知道的,仅仅只是宋朝被契丹人和女真人欺压的悲惨而已。这种悲惨,远远还没有到亡国灭种的程度,无法与后世相比。
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若是没有意外,几十年后,华夏民族将面临第一次亡国灭种,而葬送了这个民族的朝代。正是文星璀璨的大宋。
所以,他们对于“宁以强亡,不以弱灭”这句话。不可能有岳无笛理解的那么深刻。
但饶是如此,宋朝的积弱,也让他们早就警惕在心了,因此听到岳无笛说这句话时。也是有所触动。
“秦汉隋唐。皆以强亡。他们虽然灭亡了,但是都没有将这片属于华夏民族的九州大地,送到异族人之手。不管怎么朝代更替,总归是汉家人当家作主。说到底,总是一家子之间的纷争,没有被外人统治过。”
“而反观大宋,还没有灭亡呢,就先是燕云之地沦落异族之手。收不回来。而后女真人长驱直入,占据中原。至今已经百年。这样的惨状,也唯有晋代的五胡乱华,曾经有过了。”
“女真人还不算什么,蒙古人才是当头大患,如果一直依靠宋朝的话,总有一天,蒙古人会打到南海之滨,将整个华夏,都变为他们蒙古人的草场。届时,我华夏民族,就将面临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亡国灭种!”
岳无笛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沉重,让韩侂胄和辛弃疾二人,仿佛都被在心上,放上了千斤重担一般。
寻常人听来,亡国灭种这种话,只会被当做是危言耸听,妖言惑众,但是辛弃疾和韩侂胄则不然,他们是真正的有识之士,也曾见过蒙古人的悍勇兵锋,更是深知岳无笛见识高远,不会虚言。
只是,这等言论毕竟惊世骇俗,说的又还是尚未发生之事,二人虽然信了七分,难免还是有三分犹疑。
“我也知道,这等事情让人难以置信,不过二位拭目以待吧,铁木真此人有弥天之志,等他统一了蒙古,便要打到天边去了。届时他治下的土地,也许二位听都不曾听说过。”
辛弃疾和韩侂胄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骇和不解,不明白岳无笛为什么会对将来的事情如此的笃定。
岳无笛从地上将完颜洪烈的求和文书捡起,拍了拍沾在上面的尘土,道:“总归,我们即使逼迫金国将燕云之地交还大宋,大宋终究也还是要送还给异族的,不如暂且让金国保管。”
“我们还要靠金国对付蒙古人呢,防御蒙古人的弓箭,总需要一道城墙,而金国,就是我们无数汉民,防御蒙古人的城墙。金国被灭之前,我们就有时间和空间,积蓄力量。所以,金国暂时不能过分的削弱。”
“两国疆界的重新划分,就以这次北伐的战果为准,整个山东河南之地,河北南部,划归大宋,以北之地,仍归金国。”
“岁币当然还是要的,不过这笔岁币,我希望韩相你能牢牢握在手中,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要给朝廷那些腐儒浪费了。”
“我的要求大体只有这些,其余细节,由韩相和辛大人,你们看着拟定就行。”
辛弃疾默然一叹,岳无笛已经说了那么多了,而且每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