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1/4 页)
沮授和田丰两人对视一眼,无话可说。
“且慢!”逢纪突然喊道。
袁绍愠怒的望着他。
逢纪笑道:“杨弘自称陈国太尉,虽是有求于魏王,但是傲气不减。当列枪阵,令其钻枪阵而入,挫其锐气,以显魏王之威。”
袁绍大笑道:“甚好!甚好!”
大帐前,两排枪兵杀气腾腾,手中的长枪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字形。
昂然而来的杨弘见到此阵势不觉眉头一皱,哼了一声,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走向枪阵。
袁军卫兵原本就是要他低头而入,∧字自然架得不高,杨弘头部刚好对上两边的长枪交叉之处,不能上前。
杨弘巍然不动,冷声喝道:“这就是魏王的待客之道和气量乎?”
大帐内听得真切的袁绍似乎被他的凛然无畏的声音所触动,高声喝道:“撤枪阵,让杨先生进来。”
杨弘冷哼一声,高昂着头,大步而入。
帐内,杨弘先是与逢纪和审配一番唇枪舌剑的大战,双方相持不下,各有千秋。
袁绍听得无趣,于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逢纪的意见:袁耀交出传国玉玺,投于袁绍麾下,则袁绍派十万大军驰援豫州。
“放肆!”杨弘指着袁绍一声怒斥。
他满脸凛然的气概,惊得袁绍一愣,帐内一时鸦雀无声。
“传国玉玺,乃天命所赐,岂能随意交出?魏王乃大陈皇伯,当对大陈陛下事君臣之礼,岂可发此僭越之言。”
袁绍被说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不禁勃然大怒,觉得此人实在不知死活。他命人点起一堆大火,打算把杨弘烤了,让他在大火之中垂死求饶,挣回面子。
大火升起,火光冲天,杨弘挺身而起,站在火堆前,面不改色,谈笑自如:“巧诈虚言,使臣所不为也。直言受戮,死则死矣。魏王,请帮我个忙?”
袁绍冷冷一笑,心道:刚才不是还嚣张的很吗?原来也不过是个怂蛋,还没放到火上去就求饶了,你求吧,孤听着呢?
袁绍得意地仰起了脸。
杨弘淡淡一笑,一字一句的说:“请魏王殿下添把柴,把火烧旺点,让杨某死的痛快一点。”
一席话的确是字字铿锵。
“什么?”袁绍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袁绍身边的众文臣武将恨的牙根都痒了,巴不得那火再烧的旺点,一会好烤的厉害些。
“啪、啪、啪”,袁绍拍起了巴掌,大笑而起:“好好好,古者兵交,使在其间,此亦人臣常事。赏,重赏!”
说完郑重其事的整了整衣裳,走到杨弘面前正色道:“杨先生大才,不知可否同谋天下。”
杨弘弯腰一拜,高呼道:“臣,谢魏王赏识,当为我王鞠躬尽瘁。”
“咕咚”,千里之外的刘协跌坐在椅子上,拿着袁绍会见杨弘的情报口瞪目呆。
“杨弘这就降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魂迷梦中(二更到)
第二百三十一章 魂迷春梦中
“杨弘降了么?”袁耀拿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脸上很淡然,似乎在说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另一只手却在怀中的美姬衣服里乱摸,也不避开来报者,直接将手伸进了那美姬抹胸里。
不过一月之间,这个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英俊少年变得脸色苍白、形容憔悴,典型的一副惨绿少年的模样。
向他汇报的是陈国大将梁刚,当初跟随袁术起兵的大将们,如今就只剩下他和张勋了。
见到袁耀表情淡然,他心底稍稍心安,又继续禀报道:“臣有二事,不知当不当禀奏?”
袁耀微微皱了下眉头道:“奏。”
梁刚道:“魏王来使,说要驰援豫州,须请陛下答应两个条件。”
袁耀淡淡的哦了一声。
梁刚看了一下袁耀的脸色,又继续说道:“其一、交出传国玉玺;其二、陛下投于魏王麾下,封为豫州刺史。”
“放屁!”袁耀怒骂了一声,却并未像梁刚想象中的暴跳如雷,脸上依然平静如水。
“是。”梁刚急忙附和道。
“他不过一个袁家庶子,岂敢如此狂妄,给朕将来使轰走。”
“是。”
“另外一事呢?”
梁刚又看了一下他的脸色,鼓起勇气道:“汉帝钦使求见,当为招降而来。”
袁耀脸色一凝,默然无语。眼中光芒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