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攻城是件技术活,皇帝在梧州有大炮,瑾王在汕州城上也有大炮。结果就是瑾王守着汕州不动,看样子有死守的嫌疑。
秦王看着下两天雨停一天的天气,脑袋瓜子转得飞快。刚刚收到杨宣德的密信,说事情有了一些眉目,这边的战场得尽快收拾好。
瑾王闭城不出
22、去幽州 。。。
,皇帝让赫州的兵马直接攻打瑾王的后备军队,瑾王被前后夹击在赫州的人马只能来到汕州汇集,这样一来,瑾王在汕州的军队有了十万,相比皇帝前后夹击的八万在人数上是占了很大优势的,只要他集中兵力不管直冲任何一方都有一半的胜算。
可惜,遇见了秦王,那一半的胜算又折了一半。因为秦王步步为营的攻心计的施展,瑾王的军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
不管在哪个朝代,军队里总是有人不喜欢打仗的,也总是有喜欢当逃兵的。
秦王深知这一点,所以利用起来也毫不手软。有些兵当兵是为了谋生,有些是服兵役没办法,只有极少数是为了建功立业。
从比重上来看,为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为目的的兵最少,然后是以当兵为生,最后是服兵役的。这三类人中最好动摇的有两种,一种是想建功立业的,他们为名为利,也是将领一类的人物,他们打仗要站得住脚有功名可图,可他们跟的人是在造反他们自然要弃暗投明,这样就减少了瑾王军队的高级将士。第二种是当兵为生的,他们当兵只是为了生存,跟谁都一样,可是有一点弱点,就是宁愿跟外族打也不想跟自己人打,因为打着打着说不准两家就认识了,也许是好友,也许是亲人。
至于那种服兵役的,战斗力要低下得多,本来大宁的兵役是在冬天,这大热天的本来该在家务农谁愿意来打仗呢。
瑾王的军队里出现了逃兵,又有将领带兵投靠了皇帝。
用投靠自己的叛军打叛军的事情皇帝是做不出来的,毕竟战场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战斗力肯定受影响。
皇帝把投靠自己的叛军支到幽州去了,那里打匈奴,这些个将领可以随便打,打死人不偿命的。
这样一来,其实瑾王和皇帝的军队在数量上差不多了,而皇帝的亲征军的士气明显要高出瑾王的。
瑾王败是必然,就算是守也没守住,一路退往韦州与韦州的兵力汇合。
皇帝觉得秦王有时候真是古灵精怪,在攻打汕州城的时候居然让人在汕州城外五百米的地方建炮台,那炮台是用铁架做的,那铁架是由一堆三角框架够成,用秦王的话来说就是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态,况且汕州城头上的大炮虽然能轰死士兵却很难轰倒那炮台。
建得好像瞭望塔一般的炮台上安着大炮正好可以轰到城头,完全避免了轰墙角那种累人事。瑾王在汕州被打得落荒而逃,找不到应对的办法只好舍城而去。
皇帝带着军队和早安排在赫州的目前到了汕州的兵马汇集,一路追往韦州。而在韦州的军队早就休养了整整两个多月就等着和瑾王的军队开战。
瑾王终于是看清自己是被皇帝一步一步给包围住
22、去幽州 。。。
了,如今之际只能集中所有兵寻找突破口。而那些个和自己谈好条件的南蛮、北狄和匈奴,也一个二个都没动静。
匈奴的兵已经兵临幽州,不过打了几场都没讨着好预计开往贺州,只是贺州虽然也是大宁的屏障可离幽州也是有一定距离的。从幽州外往贺州奔去要比从幽州境内去贺州要远得多。等到匈奴的骑兵开往贺州后又被杀得个片甲不留。最后阿穆亚只好按兵不动,寻找其他的出路。
瑾王带着十几万兵马死命的朝韦州冲,想着突破韦州与贺州外的匈奴来个里应外合,攻克贺州。
可惜这个愿望也没达成,因为阿穆亚不敢冒然攻击贺州,让那支火箭筒骑兵有机会到了韦州,将瑾王、宁王的军队杀得片甲不留,死伤无数。
火箭筒骑兵的速度很快,每个士兵配的是两匹马,昼夜不息,一击成功,成功后睡一觉又继续。
瑾王的军队被杀得七零八落,逃兵降兵更多。整个韦州城外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终只能一把火烧了那些尸体,以防疫病。
秦王将瑾王一路大败的消息到处传达,那阿穆亚更是不敢妄动,在贺州的兵马退回幽州。
瑾王带着剩下的几万兵马从韦州翻山越岭到了匈奴的境内,与阿穆亚倒是凑做了一堆。
皇帝把十几万兵马又分做了三支,一支继续去南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