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这个“驱逐出境”的判决,立即遭到西亚利奈的反驳。律师郑重声明,法庭要尊重事实,确定每只老鼠的罪行,然后区别对待,绝不能一概而论。法庭无可奈何——这场官司以老鼠胜诉而告终。
据传,我国也有过一起鼠案。明代嘉靖年间,一个太监想讥讽一名御史,便缚一老鼠前往告曰:“此鼠咬我衣服,特擒来请御史判罪。”御史略一思忖,果断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之罪,则太轻;若判凌迟、绞斩,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它宫刑。” ——太监就这样讨了个没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鼠与文学
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晋人郭璞的《飞鼠赞》,活脱脱写出了鼠之飞姿:“或以尾翔,或以髯凌。飞鸣鼓翰,倏然皆腾。”
然而,老鼠毕竟有太多的“缺点”,它猥琐鬼祟,恰似人中孬种,因而我国《诗经》的《相鼠》和《硕鼠》两篇,都以鼠兴人,刻画出了天下贪官污吏和无耻之徒的卑劣贪婪和凶残狡诈。《硕鼠》云:
(译诗)
硕鼠硕鼠, 大田鼠,大田鼠,
无食我黍! 甭想再吃我的谷!
三岁贯女, 三年把你养得肥,
莫我肯顾。 你却不把我照顾。
逝将去女, 何时才能离你去,
适彼乐土? 到那安乐好国土?
乐土乐土, 安乐国啊安乐土,
爰得我所? 我的归宿在何处?
……
唐代诗人曹邺的《官仓鼠》,同《硕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在散文方面,《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也以社鼠比喻小人,意义深远。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害怕什么呢?”晏子回答:“最害怕躲在社庙里的老鼠。”景公又问:“这是为什么?”晏子再答:“社庙是把木料捆扎起来,再涂抹泥土修成的,老鼠在里面打洞后,躲藏起来。人们想用火去熏鼠,又怕烧坏社庙,想用水去淹鼠,又怕冲坏社庙上的泥土。这些老鼠之所以不能被杀灭,是因为它们躲在社庙里啊。国家也有这样的老鼠,他们就是国君左右的小人。对内,他们蔽善扬恶,欺骗国君;对外,他们独断专行,压榨百姓。不诛灭他们,国家会乱,而要诛灭他们,他们却又被国君庇护着、厚爱着,这些人也就是国家的社鼠。”
此外,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大声谴责了那些“窃时以肆暴”的胡作非为之人;苏轼的《黠鼠赋》,讲了一个老鼠身处绝境而机警逃身的故事;蒲松龄的《大鼠》则向人们指出,要用“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的军法来剿杀老鼠。这些历史名篇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思想道德上,都对中华民族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外国作家中,伊索的寓言《老鼠开会》、匹诺脱的寓言《老鼠和大象》,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老鼠开会》说: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怎样通知大家猫来了。在许多建议中,最受欢迎的是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老鼠听见铃声,就可以在猫到来之前躲进洞里。可是在进一步讨论谁去把铃铛挂在猫的脖子上时,却没有哪一只老鼠敢去做这件事情。
汉语中与鼠有关的四字词语形象生动,大多姓“贬”:鼠牙雀角、鼠目寸光、鼠目獐头、鼠肝虫臂、鼠窃狗偷、鼠窃狗盗、鼠腹鸡肠;十鼠同穴、十鼠争穴、老鼠见猫、老鼠过街、两鼠斗穴、投鼠之忌、投鼠忌器、社鼠城狐、穷鼠啮狸、狐鼠之徒、首鼠两端、首鼠模棱、捉鼠拿猫、梧鼠之技、掷鼠忌器、猫鼠同眠、偃鼠饮河、器鼠难投;虫臂鼠肝、抱头鼠窜、虎头鼠尾、狐奔鼠窜、狐凭鼠伏、狐潜鼠伏、狗偷鼠窃、狗盗鼠窃、贼头鼠脑、贼眉鼠眼、狼奔鼠窜、狼贪鼠窃、掉头鼠窜、雀角鼠牙、蛛丝鼠迹、獐头鼠目;以狸饵鼠、以狸致鼠、目光如鼠、进退首鼠、孤雏腐鼠、城狐社鼠、胆小如鼠、掘室求鼠、罗雀掘鼠。
汉语中含“鼠”的俗语数量可观,也颇风趣: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只死老鼠坏了一锅汤;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滚汤泼老鼠,一个也跑不了;猫哭老鼠,假慈悲;老鼠尾巴生疮,有脓也不多;腰里掖个死耗子,冒充打猎的;苍蝇找烘缸,老鼠找米仓;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鼠摆尾巴——小玩艺儿;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鼠舔猫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