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奕ィ�妹�糇牛�樵谝黄穑�渲谢褂屑父�米鳌�妗�模�词呛帽省R桓�帽誓苡煤眉改辏�褪且蛭��谩4髟滦�鼓艽�托蘩砻�剩�词榛�野延貌辛说谋仕腿ィ�伤�巧璺ㄌ砩霞父�妹��陀挚捎昧恕O衷谝话闵痰曷舻拿�剩�蟮窒袼⒆樱��挥写髟滦��龅哪侵趾帽省4髟滦�屎茫�比焕�笠哺咭恍�4忧八�雍�莨航�男】�蚝烈环�100支,现洋一块三四角钱,经他捡毛后卖两角一支,每支笔净赚一角八。”说得很好,只是“前店后住家”不确。戴家住在延寿寺街笤帚胡同一所四合院,与后来迁居于此的韩少慈相隔不远,韩、戴兄弟称,戴称韩七哥,孩子叫七大爷。这里我去过多次,也这么叫。
琉璃厂的湖笔徽墨 碑帖琴棋(3)
据说戴月轩著有《笔谱》一书,详细记述了他的制笔经验。
戴月轩这个字号,在公私合营后一度曾保留,“文革”中又予以取消,改成北京卡片商店。现在戴月轩的匾额重新挂起,门店油饰一新。可是里面货物很杂,与琉璃厂各店大同小异,失去了特色。
关于碑帖
人们练写毛笔字,都要临帖。从描红模子学会执笔、舔笔、用墨、描写后,就要临帖练字了。字帖哪里都有的卖,不外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大多是石印、铅印的,实用性很强。把这几种帖写好,再练行楷等,久之字写得就不太难看了。
这只是初步。要想升堂入室,就要进一步下苦功,临摹研究著名的书法碑帖了。
琉璃厂的碑帖铺出售的各种名碑的拓片(本)真迹,供研究、临写、收藏用,真有罕见的珍品。严格地说,碑帖与实用性的笔墨字帖不同,它应该属于文物范畴,好的碑帖拓本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何况其中还有不属于书法的石像、金文拓本。清末民初百多年来,琉璃厂有好多家有名的碑帖铺,如隶古斋、德古斋、聚古堂、尊汉阁、庆云堂等老字号,后来还有观复斋。二十多年前琉璃厂街道重修后,保留的名店字号,庆云堂和观复斋都在其列。
庆云堂是陕西郃阳人杨姓开设于清朝末年的,据说匾额是李鸿章题的,可是在琉璃厂的名匾录中,却没有这块匾,不知确也不确。清末民初时,琉璃厂的著名碑帖铺不少,这与当时金石青铜器居古玩的主流地位相适应。庆云堂的经营在众多碑帖铺中并不太突出。自从1930年以后,张彦生来到庆云堂,经营大有起色,一直繁荣到今天。
张彦生,原名国林,1901年生于河北省吴桥县,1915年来到琉璃厂已开设了60多年的著名的隶古斋碑帖店学徒。他有心有灵气又用功,没用多久就学会了拓、裱和辨认、收售碑帖的业务。他以年轻的后进之身,先后拜访并请教了宝熙、汪大燮、梁启超、李盛铎、徐森玉、罗雪堂、方药雨、于右任、龚心铭、陈淮生、朱幼堂、张伯英等收藏鉴赏碑帖的大方家,因此在鉴别碑帖的真伪、源流等传世知识上大有长进。1931年,他离开了居停16年的隶古斋,要开新铺子。资金、人员、开拓都要从头开始。他巧妙地借用了老字号庆云堂的名义,独立经营碑帖业务,类似于今天的租赁经营。他跑遍了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湖北、四川、上海、广州等地收购碑帖,收到了各地名家收藏的相当不少的珍品,充实了庆云堂的货源。他在遍布全国的奔走中,结识了在书法、碑帖方面有高深修养的吴荩臣、陈文伯、柯昌泗、容庚、周季木、郭沫若、陈叔通等大家,碑帖方面的知识更渊博了。
1956年公私合营后,张彦生任北京文物商店碑帖、砚台、墨门市部业务主任和文物商店采购部主任;同时还被聘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身材修长的他,还不时出现在庆云堂门市部,热情地接待顾客,耐心回答客人的提问。顾客在他的指导下,大都能挑选到满意的碑帖笔墨。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从1963年起,在《文物》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唐怀仁集王右军书圣教序拓本概述》、《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纪功碑》、《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拓本述略》等论文;还把自己所见善本碑帖加以整理,编撰成《善本碑帖录》一书出版。张彦生1982年逝世,享年81岁。他与琉璃厂的旧书、古玩、篆刻的名家郭纪森、魏广洲、孙会元、魏长青等,都是年龄相近、卓有成就的一辈人。
琉璃厂重修后,庆云堂迁到琉璃厂西街,好多人来此购买碑帖,日本书法家更是这里的常客。为方便日本客人,店里配备了懂日语的人。日本书法家雨野雪村专门题写了“庆云留光”匾额相赠。据说,国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