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1/4 页)
周坚呵呵笑了几声,难得地没有威胁戏昌,环视众人说道:“去岁我军休养生息,没有参与关凉、中原、河北的混战,收获很不错,子柔,你先说说。”
蒯良也不谦让,当下道:“荆州这几年并无大的战事发生,底子本来就极厚,自主公入主荆州以来,广开仁政,兴修水渠,前岁又鼓励百姓垦荒屯田,新得田五万顷。去岁春秋二季小麦、水稻皆大获丰收,共得粮七十余万石,足够十万大军两年所需。这还是主公一再减免赋税后的数字,否则只是去岁两季税粮,就能再翻个几倍。”
周坚当即挥挥手,“暂时就这样吧,只要百姓的粮食多的吃不完,本将军的军队自然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百姓是根本,只要诸位能善待百姓,百姓自然会回报给我军源源不断地钱粮物资,赋税至少三年内不能增加,先让百姓恢复了元气再说。”
蒯良点点头,继续道:“七十万石军粮,其中五十万石作应急之用,遇到天灾**时要赈济百姓,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动。其余二十万石,可为军粮,对外用兵的话,可供主公六万大军一年之用,不过若是安置流民,抚恤阵亡将士的话就要另算了。”
周坚揉了揉眉头,“才一年的军粮,还是太少啊!”
蒯良张了张嘴巴,没有说什么。
凭心而论,现在荆州的局面已经很好了,百姓能吃饱穿暖不说,还有余粮支持周坚的六万大军对外出征,已经算是各种军阀中情况最好的了。
郭汜、李傕等西凉军阀就不说了,连军粮都没有,还得出兵去抢。
就是正在积极治理内政的曹操、袁绍等人,现在也都拮据的不行,别说存粮,连隔月的军粮都没有,还在靠当地的士族豪强接济。
扬州更不用说,原本富庶的千里沃土,早就被袁术横征的民不聊生,每况逾下。
豫州虽然是大州,但一来黄巾之乱时受创比荆州要重的多,二来汝南这个豫州的第一大郡被袁术控制,刘表虽然坐上了豫州刺史的位子,但日子也并不好过。
况且豫州四战之地,周边各个如狼似虎,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发展内政。
唯一能够和荆州一较长短的,也就只有富庶的徐州了。
不过徐州虽然富庶,但富的只是士族豪强,如果论百姓的富足程度,也依旧远远比不上荆州,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如此重视百姓,善待百姓的,天下也仅只周坚一人。
周坚很快就反应过来,这话有点打击众人的积极性,当时就话风一转道:“虽然可供调用的军粮少了点,但荆州眼下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全赖诸位之功。”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脸上有了笑容。
蒯良也有些红光满面,显然对荆州眼下的局面十分满意,继续说道:“去岁钱粮赋税南阳一郡占了三成有余,其余六郡占了不到四成。南阳现在是荆州的第一大粮仓,这还要多亏了子安兄励精图治,子安兄功不可没呐!”
周晖微笑道:“大人过誉了,在下愧不敢当。”
周坚却重重点头,道:“子安的确功不可没,南阳能有今日之盛况,可以说全是子安的功劳。不过南阳有口近两百万,这几年又安置了大量中原、关凉逃难过来的流民,人口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只要不起兵灾,有这样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
蒯良道:“除了南阳,南郡和长沙征收到的税粮次之,零陵、桂阳再次。江夏、武陵二郡百姓正在恢复,预计明年才能征收到税粮。”
周坚就看向周焕和周济,“二位兄长还需多加努力呐!”
周焕、周济哥俩面色微红,连忙表态,“主公放心,今年秋粮定会有盈余。”
周坚点点头,道:“江夏、武陵二郡本就人口最少,又安置了大量流民,的确需要赈济大量的钱粮。今年就算了,只要能自给自足就行。”(未完待续。。)
第232章 大兴武风
蒯良又道:“去岁各郡百姓已经开始养起了鸡鸭猪兔等家禽,按照主公定的律令,官府并未向百姓征收多余的杂税,已然取信于民。如今百姓热情高好,都在争相圈养家畜。不过数量十分有限,就算官府出钱购买,也买不到多少。”
周坚点点头,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也得三五年才能见成效。
不过只要开了一个好头,总是会有成果的。
这就好比种下一株果树,只天细心浇灌,总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急不来的。
接下来,各郡太守也说了下各郡的情况,大体来说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