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1/4 页)
周瑜被派往三江口,奉命攻伐荆州,孙权则坐镇柴桑,随时准备支援。
听闻江东跟荆州开战,陈削急忙从洛阳回到了冀州,随时做好准备,以待时变。
这场激战,对陈削来说,百利无一害,可以尽情的坐山观虎斗,当然,他更希望两家能够两败俱伤。
江东兵擅长水战,连番几次见阵,关羽都不占上风,眼看就要陷入被动,忽然,孙权得到急报,西凉马超突然领兵过巴郡杀入武陵,孙权大惊失色,猛的一阵惊呼“难不成曹操和刘循要联手夺我江东。”
周瑜正领兵在前线激战,无暇分身,孙权急的火烧眉毛,连忙将文武聚集在身边商议如何迎敌。
沙摩柯讨令出战,毕竟武陵就是他的老家,孙权忙点头答应,可是,沙摩柯出兵没几日,就有人送来了消息。
“报,主公,大事不好了,沙摩柯阵前不敌马超,被马超给生擒了。”
看了看法正,又瞧了眼诸葛瑾,孙权心急如焚,如今江东能征惯战的勇将全都被周瑜带走了,马超来势凶猛,又有谁,能担当重任抵挡马超呢?
可谁也没有想到,马超出兵,仅仅是诸葛亮为了应付曹操罢了,西川的主力,眼下正向南蛮开进,诸葛亮要趁此机会扫平南蛮。
孟获盘踞南中,根基稳固,南蛮地势险峻,加上蛮人骁勇,一直都是刘循的心腹之患。
至于马超,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切莫孤军深入,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撤,只要让曹操知道西川出兵了,这就足够了,却没想到,马超不仅夺下了武陵郡,也把沙摩柯给生擒了。
第六百二十七章,陆逊陆伯言
对于诸葛亮的叮嘱,马超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马超打仗,就跟他的个性一样,一路勇往直前,大有直捣黄龙杀往柴桑灭了孙权之势。
一路领兵闯关夺寨,捷报频传,自沙摩柯被擒之后,又有不下十几个江东武将被马超所杀。
见马超气势逼人,势不可挡,孙权急的寝食难安,就在苦于无人可用之时,忽然有人来报,“陆逊奉命剿灭了盘踞在鄱阳湖一带的尤土。”
“陆逊?”
孙权揉着略显虚肿的眼睛,嘴里呢喃的嘀咕道“陆逊是谁?”
如果报信的说是陆尚陆康等人,孙权一定记得,毕竟,陆家在江东举足轻重,算是首屈一指的书香世家。
报信的回道“主公,您还真是贵人多忘事,这陆逊,就是之前海昌县的令史陆逊陆伯言啊。”
孙权想了半天,才算想起脑海里有这么一个人,但是,印象并不深。
说来,陆逊也是陆家的人,是年轻一带的翘楚,但是,之前却被孙权安排到了海昌县,一个极为穷苦的小县城,孙权身为江东之主,陆逊没什么名气,又是一个文弱的书生,自从去了海昌县,孙权就把陆逊给抛到了脑后。
这对陆家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堂堂江东第一世家的年轻后辈,居然被安排到一个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当个小吏,连陆康都曾感慨道“这是陆家祖坟上冒了黑烟啊!”
令史,就是抄抄写写,类似后世的打字员文秘一类的职务,陆逊怎么说,也是陆家的年轻俊杰,居然被弄到了海昌县当个被人不齿的令史。
可是,陆逊却没有抱怨,他去了海昌,没过多久,就做出了令人称道的政绩,甚至还引起了孙权的注意。
刚一踏进海昌县,陆逊就愣住了,这里到处都是饥民,一个个形容枯槁,满脸菜色,肌肤干枯,神情黯淡,但是,眼睛却亮的出奇,就像狼一样。
陆逊知道,那是饿的,那是这些穷苦饥民对求生的渴望,似乎这些人看到谁,都会当成是吃的。
因为连年征战,海昌县遍地都是吃不上饭的饥民,陆逊刚一上任,就打开了粮仓,开仓济民。
只这一件事,就在当地传开了,甚至还传到了孙权的耳朵里。
孙权接到消息,心中暗骂:这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既然是当官,自然应该想尽办法往上收粮,而不是把粮仓里的粮食分派给饥民,可是,孙权嘴上又不得不夸赞陆逊干的漂亮,“当官的,理当以民为本。”
因为陆逊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搞的人尽皆知,那些穷苦百姓无不夸赞,这个时候,孙权就算心中再有不满,也不敢公然违背民意。
孙权虽然没见过陆逊,但是就凭他放粮的举动,一猜就知道陆逊是个书生,而且还是个榆木脑袋的书呆子。
可是没过多久,又有人送来消息,说陆逊扶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