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堂邑之战十二(第1/2 页)
清晨的青烟慢慢散去,原野上的青草上,沾染着一串串亮晶晶的露珠。
当太阳一刹那升起之后,露珠迅速变小,在一阵大地的颤抖声中,慢慢地滴落进草根处的泥土里,消失不见了。
马蹄踏在刚刚伸开懒腰的青草的身上,瞬间把它们折断、碾碎,然后带着粉身碎骨的青色的草泥,奔驰在喧闹鼎沸的战场。马群驰骋着、嘶鸣着,无时不刻在向城墙上的守军炫耀着它们的威力,可还是登不上那并不高大的城头。
这是堂邑西门外的战场,一队骑兵在西城门口绕着圈地奔跑,腾起了一团灰黄色的烟尘。作为攻城的重点,叛军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城西门两边的城墙上,城门楼子一般都不好啃。
“吼!吼!吼…”
一大群步兵举着大盾牌,列成三列一长排盾阵,踏着整齐的步伐,吼叫着朝城墙外走去;在盾阵的后面,十架攻城云梯被一群赤裸着上身的壮汉推动着,缓缓地靠向了城墙。
“十架云梯会不会不够?”站在一箭之外的地方,王怀仁萎缩在叛军将领的身后,小声地嘀咕着。
“一听你就不懂作战。这十架云梯集中到一处,起码要五百守军才能防守的住。你看看那堂邑的城墙还不够一丈宽,能站几个人?”一个小校鄙夷地怼了一句王怀仁。
“如果守军把所有人都派向城头呢?”王怀仁又说。
“巴掌大的地方挤那么多人,那不成活靶子了嘛。”对方像白痴一样看了王怀仁一眼。
“原来如此。”王怀仁感觉自己又学了一招战术。
他远观城头,果然没有看到拥挤的守军,守军不光不拥挤,相反还很疏松,看来城内的李萼,也并非酒囊饭袋。
不管是野外攻击还是守城作战,都不是一窝蜂地待在一起,要讲究兵力部署,冷兵器作战也是如此。尤其是守城,切记一次性把兵力都部署在城头上,那等于是给敌军送打击目标。
然而,紧盯战况的白嗣深却发现,今日这堂邑城头,守军的人数似乎太少了点。
“怎么回事,守军难道没人了吗?”白嗣深略微皱紧了眉头问。
“咱们之前足足攻了七天了,想必是兵力不足了。”身边一个将领回答。
“可是咱们今日这阵势,他们难道看不出来?”白嗣深说。
“他们…不会是要弃城吧!”旁边的人回答。
“弃城?”白嗣深眼睛一眯,重视起来。
弃城虽然早在白嗣深的预料之内,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事情变化到底是战场上的一种状况,尤其是当它出现在交战之处,守军弃城就出乎了白嗣深的意料之外。
叛军是做好了守军抵抗的准备的,白嗣深认为守军不会不战而退,最起码要打上半天;所以,叛军的步兵分成了好几匹,正在做强攻的准备。反倒是叛军的骑兵,悠闲地骑着战马晃悠在堂邑的城外。
“杀啊!”
随着叛军精锐步兵抵达城下之后,领头的几个队正挥舞着战刀就拼了命地朝云梯上爬。他们小心翼翼地举着小盾牌,防备着可能从城头上射来的箭支。
可是等到几个队正登到了一半儿,也没有等来箭雨,只看到几个影子躲在城垛子的后面,露出了半藏半露的头盔。
“兄弟们,谁先杀上城头,赏钱十贯。随我杀!”有一个长得最凶的汉子壮着胆子呐喊起来。
几个狡猾的叛军老兵一听,赶紧举起了手中的盾牌死死地挡在头顶,按照以前的经验,守军一旦听到这种口号,会拼命射箭的。
不过,这些老兵又失望了,他们没有等来叮叮当当的反击,头顶上的盾牌仍然悄无声息。
“快!趁这个机会杀上去。”叛军的几个老兵油子瞬间眼睛发亮。
只要城头的守军没有反击,这就是一个绝好的登城机会,看这眼前不远的城头,他们相信只需要三五步,就可以站在城头上和守军厮杀了。
果然,这三五步攀爬的非常顺利,浑身使力之后,也就是一两个呼吸,人就已经站到城头了。
“杀!”一个老兵使出了浑身力气挥舞着重刀,狠狠地砍向了城垛子后面的那个身影。
“乒乓”一下,刀口切断了那顶头盔,像切豆腐一样劈开了整个身形。
一捆困扎的结实的草人露了出来,城头上不见一个守军的身影。
这名叛军愣愣地看着城下,无数个叛军士兵正攀爬在城墙外的云梯上,正如那名回答王怀仁的叛军小将说的那样,十架云梯已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