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剪辑署名权(第1/2 页)
剧组是黄博说了算,他是发起人兼导演兼主演,如果黄博本人没有的明确的规划,那何时拍完,还真的是个未知数。
“于老师,你的合同事实签了几个月的。”
“您客气,直接喊我名字就成。”于和伟推辞着陈锦年给他的称呼,然后回答道:“从从春节过后的第二天开始算,一直到五月底,一共是三个半月。”
陈锦年沉吟片刻,于和伟是男配,而且应该是第三男配,张艺星和王宝强的戏份都比他要多,前三个半月的时间已经是非常充足了。
“时间应该是很宽裕的,等过后我探探博哥口风,能不能把您的戏往前提提。”
他是特别讨厌慢工出细活的说辞,但凡在公司中工作过,都知道时间长短和并不代表项目的成品质量。
放在行业的初创团队上讲, 那还是可能的,因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的问题太多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用来处理未曾设想的麻烦上。
但影视行业已经成熟到有些过剩了,随便找个人陪五六个执行导演,就能把戏拍完。
那种拍摄期能持续半年以上或者一年以上的剧组,通常只有三种情况:戏份体量太大,临时投资纠纷,导演犯文青病。
“博哥电影规划的很紧张,即使我们能五月底前拍摄完成,那后期制作的时间都不到两个月。”
王宝强在旁边说道。
“外包给谁了?”
陈锦年好奇的问道。
《一出好戏》看似是黄博作为跨界导演的作品,实际从剧作开始,便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整合项目。
剧本是由宁昊的的御用编剧团队,与业内知名度签约编辑共同操刀。
制作方方是由瀚纳牵头光线、麻花等四家大投资方,联合二十六家影视行业公司,共同进行投资的影视项目。
发行是行业t0级别的猫眼主导。
三十家影视制作公司联手蹿起来的项目,别说是拍部电影了,李云龙要是有这个兵力,他都敢打太原。
所以陈锦年在好奇,谁有这么大能力,能把巨大摊子的后期给接下来
“俺不知道。”宝强露出憨厚的笑容。
陈锦年同样笑了笑,他肯定宝强是知道的,但剪辑师——如此敏感的职业角色,宝强选择装傻避而不谈。
电影会在开头鸣谢金主,会在结尾公布剧组成员,但绝大多数会把真正的剪辑师给删除掉,因为他们的存在,会让导演显得一无是处。
陈锦年刚做电影的时候,和外包团队接触过,他们这行的潜规则就是不能承认那些片子是他们剪的,包括得奖的作品,同样不能够说。
荣誉和奖项是属于那些聚光灯下的明星,而为此真正付出努力的人,只能站在黑暗的角落,注视着自己的孩子被素不相识的人领养,并听着矫揉造作的获奖感言,颇有些牛头人的意味。
这也是陈锦年看不上那些奖项的原因之一,他都知道哪些人是冒领的,举办方怎么可能不知道,但知道是冒领也照发。
在举办方看来,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凭什么把应该属于你的奖颁给你。
“我倒是希望博哥作为新导演,不要和那些老油条学,得把该给人家的东西还给对方,大家都是收钱干活的,不能说演员和剧组人员配有姓名,某些人就不配吧。”
宝强听进去了,他能感觉到陈锦年很不爽业内的龃龉,可要给不给人家署名,确实还要看博哥的意思。
并且除了陈锦年,可能也不会有其他人在意这些细节。
在普通观众分认知里,电影是导演拍的,那剪辑也应该是导演剪的啊,否者拍摄是由执行导演和视效总监拍,剪辑的工作也是另有其人,那不是栓条狗都能当导演。
次日。
陈锦年问问黄博大概要延期多少天,可等从入住的酒店出来时,剧组的大部分人已经在凌晨五点出发了。
难得今天不是连绵的下雨,所以都去迫不及待的抢戏了,陈锦年没辙,只能和王一笛在兰姐的陪同下,去岛内游玩。
明天还要回家过元宵节,时间很紧张,只能发挥假期旅游特色,抓紧时间拍照打卡。
抛开天气不谈,屋久岛确实很适合度假,此地距离东京稍远,远离城市的喧嚣,也不是北海道那种热门的春季旅游地点,游客较少,非常适合欣赏美景。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潮湿了,加上海岛独有的湿气,对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非常不友好,住四五天身体就会出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