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1/4 页)
源。有一批人走到了十分极端的境地。但父母们连一点点关于理解他们的话都不愿听,他们会质问。为什么会空虚?还不是自己的错?那些都不是好孩子等等。
若锦和艾迪出生于80年代后期,对于这一群“独一代”而言,有许多原因会造成他们的叛逆和理想缺失。他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也正与美国的五六十年代类似,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生活质量提高。而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怎样的出路。难道必须是父母所认同的那种吗?
若锦的许多朋友都有过各种关于与世隔绝的幻想,比如去到遥远的地方独自生活,只要能够温饱就行。但,一定不能随波逐流。
也许这是太理想主义了点,但当他们开始有这样的想法时,父母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它已经开始,堵不如疏。如何引导孩子,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虽然不说的话就不会使这种矛盾显现出来,但在她们刚刚开始摸索着建立自己的观念的时候,难免还是会想要与父母分享,获得认同。然而她们都曾有过被父母愤怒呵斥的经历。
不同的是,艾迪早早开始用沉默来表示反抗和坚持己见,而若锦则不懈地尝试同父母辩论,来争取父母的认同,直到话赶话地走到了争吵到不可开交的地步,然后因为不被理解而哭泣。
艾迪沉默以表明自己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因为她的内心足够强大,也不怕孤独。但事实是,她只是不屑于主动去求得理解。
而若锦则一直是个内心柔软的小姑娘,希望得到亲人的理解。但她在艾迪的影响下也渐渐学会了沉默或者假装妥协。
艾迪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她曾隐隐提过,小时候的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地方能让母亲满意,甚至,母亲曾对她的身材有过微词,想要让她减肥。
若锦当时有些吃惊。首先,艾迪的身材虽不算瘦,但很健康结实,比例也好,根本不用减肥。其次,苏妈妈从来只希望若锦能养胖一点,她倒没想过会有母亲嫌弃女儿身材的。也许艾迪的妈妈只是不经意地提了一句,但却让艾迪记忆犹新。
这只是一个例子,而艾迪和她母亲之间的相处情况显然更为复杂。若锦能够想象艾迪妈妈的感受,女儿自小就有主意,越来越独立自我,还时常在自己唠叨批评她时,冷漠到一个字都不说,怎能不让她寒心?但艾迪成长成那样,却又是拜她无意间所赐。总之,这是一笔烂账。
若锦不太了解她们母女之间的关系,但她知道,从任何可以“看”到的方面去看,艾迪的母亲都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甚至是个贤妻良母。然而无形间造成的压迫却实在的存在着,对艾迪造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后来艾迪上高中,母女俩分开了一段,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艾迪的母亲也似乎终于软化,学会了偶尔妥协,不去干涉女儿所思所想所做。
比如再看到女儿看《钢琴教师》这类“变态”书籍,她也能保持沉默了。她实在不能认同,这样的书竟然得了诺贝尔奖。她只要想想自己看到的简介,以及一些人的评论,就觉得这事荒谬。
当年若锦看村上春树的时候,也被呵斥过。但一旦真的沉进去,读懂了他,任何人都会感叹,这是一个伟大的作者。
艾迪勾唇:“你看了?我随便写的。下章正在写,过几天吧。对了,现在你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看杜拉斯了?”
若锦笑了。正是如此。杜拉斯在父母眼里也不是什么正常的作者,倒是离经叛道的代名词。不过她现在学法语,确实名正言顺了。
若锦专心吃着自己的沙拉时,艾迪接了个电话,出去了。
徐娆坐在她斜对面,吃了口沙拉道:“若锦,我看到你课桌上有一本法语书,是谁写的来着——mau——”
若锦抬头道:“嗯。是他的短篇集。”
徐娆故作自然,作感叹状道:“就是莫泊桑,哎,你还真是听罗珊的话,她刚说完推荐书目,你这就去买啦~”
若锦有些茫然地从满口鲜美的小番茄味道中回过神来,咽下口中食物,道:“哦,那本是我带过来的,已经看了一段时间。”
徐娆窒了一下,转而笑道:“是哦?嗯——哎,我看你今天背的包包不错哦,好像是l今年的夏季新款吧?这种湖蓝的颜色很特别啊~不过,我当时就是觉得太小了,放不了多少东西~所以买了个她家的大包~哎,真纠结~”
语气倒是很真诚,影后啊~不过若锦的毒耳还是让她囧了一下,正想打破这种你来我往的局面,直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