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1/4 页)
,特别是利用乌克兰对库尔斯克的贪婪心理,用最小的代价去防守俄罗斯,使得俄国不能夹击德国,而他也可以将更多的战争资源集中向西欧战场,特别是向西班牙倾斜。
在将美军和英军的主力吸引到伊比利亚半岛后,蔡锷才突然发力,利用这两年间的全面积累通过海军的大决战,最终使得大西洋联军超过六百多万人的精锐部队被封锁在伊比利亚半岛,补给艰难,只能依靠西葡两国本身的资源去维持。
胡楚元并不能说蔡锷打的不漂亮,更不能说蔡锷不精明,不聪明,不是个战略阴谋的大师,只是……胡楚元必须得说,即便最终胜利了,中国人是否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对美英诸国来说,他们更是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情况下陷入了另一种令人困惑的劣势局面。
蔡锷是个牛皮糖,胶胶黏黏的让你摸不清头脑,你还没有感觉,整个局势就已经超出了你的控制,即使你战败了,或许还有点稀里糊涂。
如果你不是非常精通整体战的理论,你或许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1942年7月,在完成自己一系列的先手,用海军截断了美军和欧洲战场、非洲战场的联系后,蔡锷终于开始全面发力,在莫斯科、南非、西班牙三大战场同时发力。
他为此已经准备了几年时间,将中国兵力动员的巅峰值就恰好调整在1942年5月,海陆空三军总兵力达到了2170万人,由泰国、菲律宾、苏门答腊、越南、老挝、新几内亚等东南亚国家组成的南洋联军在总兵力上也达到470万人,华人占1/3。
在其他主要的仆从国中,经过这几年的筹备和整顿,朝鲜军总兵力140万人,主要目标是防止日军在美国配合下实施登陆作战:哈萨克、乌兹别克、鞑靼共和国等国组成的中亚北方联军在总兵力上达到220万人,主要目标是在伏尔加河、新西伯利亚等二线地区协防,配合中国北线集团军、乌克兰、波兰、德军进攻俄罗斯:波斯帝国为主的中亚南方联军在总兵力上达到了450万人,主要作用是配合中国西南集团军进攻印度,并将印度分解为巴基斯坦、孟加拉、阿萨姆、拉贾斯坦、印度、泰米尔王国等多个国家。
蔡锷发力了。
中国终于全面发力了,截至1942年7月,七.35系列坦克服役数量已经达到12。3万辆,广泛装备在亚欧同盟各国,特别是在中德和南斯拉夫联军。
这种划时代的新型主战坦克最终威了毁灭者般的存在,庞大的数量、优良的质量、特殊的工艺、先进的设计和适中的价格让七…35系列成了无与伦比的钢铁洪流,横扫一切,最新型号的滑膛炮口径也达到了105mm。
德国的军力也同步达到了自己的峰值,总兵力超过1050万人,双方在非洲、欧洲、莫斯科三大战场同时发力,整个亚欧同盟的总兵力在这一时期基本都达到了高峰,同盟总兵力突破5000万人,而大西洋同盟的总兵力只能保持在4000万人左右,其中美俄两军加起来就达到了2700万人,实际差距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日本号称的400万陆军实际上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蔡锷要的就是这个瞬间的差值,要的就是英美海军在这一刻的无法弥补的差距,为了继续分流美军,他同时抽调南线集团军和南洋联军进入南美洲,发动对巴西的全面攻势。
由于巴葡之间的特殊关系,巴西是南美洲除苏里南、圭亚那这些殖民国外唯一加入大西洋联盟的国家,其他如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都保持中立。
美洲、非洲、欧洲、莫斯科四大战场的同时发力是一种很奇特的策略,蔡锷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让英美部队无从顾及,分不清主次,各个方面都同时出现破洞。
战争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峰值差距,无论是军事生产和兵力动员等等因素都存在着一个峰值’,蔡锷一步步的调整,逐步将中国的峰值调整到了这个时期,他就要抓住这个契机和大西洋同盟全面决战,一战而定胜负,彻底让大西洋同盟失去翻盘的可能性。
莫斯科战场是最早开始大范围攻势的地方,远东集团军抽调了22个师抵达莫斯科外围,北线集团军增编140万人,增投兵力达到310万人。
这一时期,在俄国战场集中的中**力总数已经达到了740万人,坦克32000辆,装甲车5万余辆,飞机2万余架。
中国的大西洋联合舰队已经全面介入整个大西洋,不断以维尔京群岛为跳板,全面攻击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并依靠庞大的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