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1/4 页)
李闲走在最后,三个人进了大帐后分宾主落座。辛世雄客气一番,李闲才在最末尾的位置上坐下来。
辛世雄看了李闲一眼赞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当日在辽水畔以十几骑人马就敢和高丽人打一架,少年郎确实不同凡响啊,能得陛下垂青,前途无量。”
李闲连忙客气道:“只是运气好了些,冒冒失失的带着十几个粗通武艺的家族子弟过了河,本意是追上大军为国效力的,谁想正巧遇到高丽人亵渎麦老将军的遗体,一时激愤所以就冲了上去。”
辛世雄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就算是冒失了些,没有勇气谁敢以十几骑直面高句丽数万大军?“
李闲再三推让,只是不肯受了辛世雄的赞美。辛世雄见这少年郎并不是什么不通礼数的野小子,对他的印象倒是改观了几分。宇文士及坐在一边品着茶微微颔首轻笑,心说这小子原来不是真的傻,稍微点拨几句便学的有模有样。想来其家境也不是小富之户,说不定也是地方上数一数二的望族。只是宇文士及搜肠刮肚也没想起来,北方地面上什么地方燕姓人家比较出名。他也不在意,想不到却也没什么,大隋国土辽阔几无边际,一城一县的富户他又怎么可能尽知?
大隋商业发达,虽然商人的社会地位还远不如农夫,但靠着努力和头脑成为一方巨贾的人倒也比比皆是。这些人虽然无法登堂入室,甚至家财万贯却连锦衣都不准穿,但手中的掌握的财富却是惊人的。比如宇文士及知道的东郡卫南徐家,家中不曾出过入仕为官的人物,但却富甲一方,实实在在也是个不可小觑的人家。想到这里,宇文士及又想到商人巨贾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掌握着足够庞大的财富,若是朝廷能适当重视一下他们,说不定对朝廷也是一件有利的大好事。
“驸马今日怎么有兴致到我这里做客?”
辛世雄问宇文士及道。
正沉思的宇文士及恍惚了一下,心说自己怎么会走了神。他笑了笑道:“陛下委了我一件差事,让我协调筹备大军出征所需之粮草辎重,本打算去辎重营查点一下,恰好经过这里,于是顺便问问将军所需多少。”
辛世雄眼神一变,看了一眼李闲,心说莫非这少年郎和宇文家是旧识?不然以宇文士及这眼高于顶的家伙,怎么会和他谈了那么久还一同进了我左屯卫?听他话里的意思,他掌管粮草辎重,莫非是借此向我示意,若是能好好安置这燕姓小子他便开一回方便之门?他下意识的又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陈奇,后者对他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辛世雄随即笑了笑道:“驸马辛苦了。”
宇文士及道:“既然领了这差事自然不敢懈怠,倒也说不上什么辛苦。只是大军出征所需携带的辎重太过庞大繁杂,倒是让人头疼。”
辛世雄沉吟了一下试探着说道:“既然驸马来问,那我也就直接说了吧。此次出征,计算下来士兵们每个人都要携带三石的粮食,这负担太重了些,随身七事已经颇为繁杂沉重,光粮食就要携带三石,行军赶路有所不便……渡河一战,我左屯卫损失了不少马匹,驸马能不能……多照顾几分?”
府兵装备,除去重兵器和战马之外基本上其他的东西都是自备的,辛世雄所说的随身七事,指的就是府兵士兵们随身要携带的东西,服,被,资,物,弓箭,马鞍,器仗,这其中并不包括粮食。按照大隋军事建制,府兵每两千人配备五百匹驽马,四个人合用一匹驮载辎重,平时勉强可以分担,可这次出征单兵携带的粮草太多,如果驮载辎重的驽马再不足实数的话,行军确实有些困难。
宇文士及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忽然转头问李闲道:“安之,你那十七个手下呢?怎么不见一起进营?”
李闲道:“还有些琐事要他们解决,今天我回去后,明日一早再一起来拜见将军。”
他后面一句,却是对辛世雄说的。
辛世雄心中冷笑,从宇文士及那不冷不淡的样子他便猜得出来,这燕姓小子果然和宇文家有牵连!看看,连宇文士及都亲自出面来给他要官来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直接拉去左祤卫?
宇文士及先是给了辛世雄一个诱惑,告诉他粮草辎重皆归他管辖,待辛世雄有求于他的时候又岔开话题,辛世雄又不是笨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玄谋啊,查查军中还有什么实缺,安之虽是初来,但深得陛下看重,不可轻怠。”
站在他身后的陈奇装模作样的找出花名册看了看,随即有些为难的说道:“各团的校尉都满着,只有……只是后队押运辎重的校尉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