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回事,主要是题材,真的都很特殊,平时很难遇到。”尹桂生说:“写纪实稿子的,多是一线记者,因为他们接触的新闻线索多,能第一时间采访到当事人。据我所知,咱们省还有几个写纪实稿子有名的,一年都能挣个十万二十万的。但他们还不行,最牛的是沈阳的李作明,还有北京的鲁克等人,据说他们一年的稿费都能超过50万。”“看来如果纪实稿子写好了,这班就不用上了,日子也能过得不错。”杨建明自言自语。尹桂生兴奋地说:“我准备在写纪实稿子方面多下些功夫,如果一个月能挣到5000块钱,这班就真的不用上了。”
不知不觉中,一瓶道光二五见了底,两人意犹未尽,又叫了四瓶啤酒。尹桂生举起杯,真诚地说:“杨哥,我说一句话,你看有没有道理。做咱们这行的,挣的是多点,但风险也大,心里老觉得不踏实,平时我也总安慰自己,别的媒体,包括党报党刊的记者们有的也在这么干,不会出什么事的,再说咱们上边还有领导们罩着,他们拿大头,咱们只是挣点辛苦钱。但不知为什么,心里就是不踏实。杨哥你现在过得挺好,但我想,你的心理感受应该和我差不多,你想没想过不干这个了?干点别的,比如写纪实稿子?”杨建明深深地看了尹桂生一眼,说:“桂生,你是不是不想干这行了?”尹桂生说:“杨哥,我和你说实话,我真的有些厌倦了,等我找到了合适的地方,或者把纪实稿子写好了,我可能真的就不干了。我说话你别不愿意听,杨哥,我劝你也想想别的挣钱门路,干这行只能是权宜之计,还是及早脱身为妙。”杨建明举起酒杯,动情地说:“谢谢你桂生!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才和我说这些掏心掏肺的话,说实话,这行我也有些干够了,也在琢磨别的挣钱路子,来,桂生,咱俩干一杯,愿我们都能早日过上我们想过的日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七章:内哄
第二十七章:内哄
一些基层干部和单位对接受舆论监督态度不够端正,少数单位或干部因被人抓住了自己的“把柄”,怕“曝光”、怕上“内参”,宁愿“花钱消灾”;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当收到新闻敲诈者打着某报刊的旗号送来要求他们审核的下属单位或个人的“曝光”稿、“内参”稿时,为了保护地方声誉、保护自己的政绩,就以组织名义出面,逼当事单位或干部个人出钱去达到“有偿不闻”,这又为新闻敲诈者屡屡得逞提供了另一种生存土壤。
那天晚上,杨建明仔细想想尹桂生的话,觉得未尝没有道理。以前自己也这样想过,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而这个尹桂生,不但想了,而且做了,杨建明不禁为自己整天活得浑浑噩噩而懊恼。但杨建明知道,现在还不是退出的时候,他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最主要的是,他还要用这个身份和程维交往,甚至和他合作,找准机会把他送进去。尹桂生只是杨建明放到程维那里的一个棋子,能不能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作用,杨建*里并没有底,现在看来,尹桂生要走,这件事,还是要自己多费一些心思。一想起程维戴着手铐,一脸沮丧的情形,杨建明就激动得浑身颤抖,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充满了干劲。
还有两周就到新年了,郑长征和杨建明商量后,决定由杨建明下去到那些以前只去过一次的单位搞搞回访。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记者年前到你们单位来,就是弄点钱物,搞点年货什么的,春节在即,你心里就是再不舒服,再抠门,也得出点血。其实,年关将近,哪个单位不给上级和相关部门送礼啊!曾有句戏言,说在春节前,省城的外地牌照的轿车明显增多,打开后备箱,十个有八个里面装着好烟好酒,土特产品什么的,一问,都是来送礼的。你既然能给领导送礼,为什么就不能给记者也“送”点?记者是什么?是无冕之王啊!你不用当记者是王,就当是你的领导就行了!换句话说,你也不用当记者是领导,就当是要饭的,你给领导送肉,给记者们点汤就行了。
杨建明现在是双重身份,既是《商品报》驻清江省记者站副站长,还是原来那张综合性报纸的驻清江省记者站记者,用哪个身份,要看实际需要。比如从现在到年前,杨建明就不再是《商品报》驻清江省记者站的副站长,而是那张综合性报纸驻清江省记者站的普通记者了。出发前,杨建明和程维通了电话,问他这段时间下不下去,如果下去,两人一起走,不但是个伴,遇到事情也能相互照应,程维爽快地答应了。
走了几个地方,效果还不错,拿钱的直接收钱,拿物的直接送到当地火车站或汽车站,运回省城。在同一个县城,如果同去一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