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4 页)
城中只有南烨知道董卓在故弄玄虚却不点破,因为他正忙着在城中散布谣言。其实这谣言也不用特意去散播,南烨只是做了一件事——搬家。
不光是震远镖局搬家,法师街也搬,南烨那些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弟子也纷纷搬家,目的地就是洛阳城外的科学城。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百姓通过丁原、南烨驻守的那一面城门搬往科学城中。
如此大规模的搬迁行为自然引起了城中百姓的注意,本就惶惶不安的百姓开始围着搬家的人打探消息。他们无一例外总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你没见天天有兵马入城吗?洛阳要打仗了!只有躲到法师的科学城中才能保命。”
洛阳城中百姓绝大多数都见过南烨摆擂**,洛阳瘟疫之时更有不少人被南烨救治,直到现在很多人家中还供奉着南烨的长生牌位。所以百姓们一听说法师的科学城能保平安自然有人效仿,也跟着迁往科学城中避祸。
此时迁往科学城的百姓皆是南烨的死忠,也可以说是粉丝。在他们看来南烨法师大道玄妙已然达到了未卜先知的境界。既然法师弟子都说战乱将起,震远镖局都开始搬家,那就肯定是法师透露了天机,跟着搬迁准没错。
城中迷信南烨的毕竟是少数人,这部分人不到城中人口的百分之三。更多的百姓还是处于观望状态,毕竟搬家也不是小事,总不能因为一点风声便抛下祖产离开洛阳城。至于那些城中的世家大族就更没人搬家了,在他们看来就算打仗也打不到他们头上。
南烨见百姓皆在观望并不着急,因为事实会证明越早离开洛阳越安全。只要城中百姓都知道战乱将起,科学城中可以避难,南烨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一旦董卓开始在城中胡作非为,百姓自然会投奔自己。
洛阳城有百万人口,就算搬迁的不足百分之三也有一两万人。这动静自然惊动了董卓和朝中百官。那些朝中文武自己还在观望事态进展,哪有闲心去管百姓?再说他们早就被董卓不断入城的兵马震慑住了,也不敢轻举妄动。
董卓倒是有心阻止百姓迁离洛阳,可却有心无力。在他眼中掌控军权和朝廷才是至关重要,百姓只是细枝末节不足挂齿。李儒也劝董卓不要在这个微妙时刻和南烨反目,以免因小失大。
于是洛阳城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都有百姓通过南烨、丁原驻守的城门迁出城去。而另外的城门则隔三差五的有一批兵马迁入城中。随着董卓的兵马调动越发频繁,迁出城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在董卓兵马的威慑下,董旻招诱吴匡的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何进兄弟麾下的大部分兵马尽归其掌握。虽说他那五万西凉兵还没到,可是有了何进在洛阳城中的五万兵马董卓也有了底气。
大权在握的董卓此时便露出了狐狸尾巴,出入宫廷略无忌惮。他麾下的三千西凉铁骑也开始横行街市,欺男霸女。如此一来洛阳百姓更是惶恐不安,迁出城外的百姓有增无减。
第二十三回 南烨井中得玉玺 吕布反叛获赤兔(4)
董卓控制了洛阳城中的守军,自然要拉拢这些士卒为己用。可是只带了三千骑兵赶到洛阳的董卓哪有钱粮来收买士卒?他见洛阳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下令士卒随意杀人放火,jiānyín妇女,劫掠物资,美其名曰“搜牢”。
何进麾下士卒本就是一群少爷兵,没上阵打过硬仗,欺压百姓却最是擅长。如今有了董卓的命令,这些士卒一下子就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搬离洛阳的百姓一下子猛增了十倍。
到了这个时候朝中的有识之士也看出了事态已然失控。下军校尉鲍信麾下还控制着一部分士卒,便去见同样还有兵权的袁绍道:“董卓必有异心!我等可集合城中兵马速除之!”
袁绍好谋无断还在观察局势便推脱道:“朝廷新定,不可轻举妄动。”
鲍信又见王允言此事。王允只道:“且容商议。”鲍信意识到朝中将军大臣还对董卓抱有幻想,便自引本部兵马离开了洛阳。他这一走,城中能与董卓相抗的兵马更少,董卓气焰也更加嚣张。
掌握了洛阳兵权的董卓再次召来李儒商议道:“如今洛阳大军尽在掌握,朝廷百官皆听我号令。我yù废帝立陈留王如何?”
李儒点头道:“此时朝廷无主,正该行此事,迟责恐有变。主公明rì可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告知废立之事。若有不从者斩之,立威行权就在明rì。”
董卓闻言大喜,次rì大摆筵席,遍请朝廷百官公卿。科学城中的南烨和军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