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没过多久,果然从京师传来消息,王在晋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帝师孙承宗任辽东经略,主管辽东全局。
接着,孙承宗的命令也下来了,赵率教调任中前卫屯任指挥使,随时支援宁远,杨太曦官升一级,领总兵衔,任锦州指挥使率前屯卫所部3万兵马即刻赶往锦州驻防,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接令后,杨太曦与赵率教洒泪而别,这位他回明朝结识的第一位明朝大将给了他太多的帮助,如今,刚在一起不久,又得分开,心里还有点不舍。临别时,赵率教将自己坐骑,一匹蒙古骏马赠给了杨太曦,令杨太曦感到一种兄长般关怀的温暖。
离开前屯卫城后,杨太曦命肖恩,高志率辽东独立旅先行出发前往锦州,自己率新整编的两个旅带着辎重装备随后赶来。一路上,他又收留了不少流民和散兵,因为他的部队打出来醒目的旗帜,“打回辽东去,收复我家乡”,
一路上,从者云集,等三万人到了锦州,已经变成六万人了,整整翻了一倍。
驻守锦州的也是一代名将吴襄,他带了三营官兵在锦州驻防,听到杨太曦带了六万人进城,吓了一跳,他早就耳闻他这位新上司征兵能力有一套,没想到这么厉害,一下带了六万人来加自己的一万人,整整七万人,够出去和后金决战一番了。
因为没有考虑到这么多人,营房不够,他忙出城迎接杨太曦,把营房不够的情况说明了一下。在他向杨太曦介绍情况时,杨太曦也在打量着这位三十五六的汉子,比杨太曦矮点,但比杨太曦更加粗壮,脸上有一种多年沙场后的精悍神情。
“没关系,吴守备,无须自责,不独你,我也没想到这么多人愿意从军,哈哈,这样吧,守备大人看看哪还有较宽敞的地方,暂时扎营在那,明早,你带建房材料来,我让他们自己搭建营房”杨太曦笑到。
没想到这位上司这么好说话,忙到:“我在总兵府准备了一桌酒席,为大人接风,大人请!”这一晚吴襄带着军中善酒之人和杨太曦带的团以上军官热火朝天的拼酒,
结果,吴襄和他的手下军官全倒了,而杨太曦这边还有杨太曦和唐振林以及郭淳武三人还没有倒下,其他人也全倒下了,杨太曦不由暗赞了一下唐振林,“这小子,文质彬彬,看不出酒量这么好,十几大碗的烧刀子下肚,就象喝水一样,脸上红都不红”。这时早有吴襄预先安排的人领他们各自休息,伺候醉的人洗浴睡觉。
第六章 冒险筑城
在锦州呆了一年后,杨太曦越来越体会当年关外大明士兵的苦处来了,朝廷已经拖欠锦州六个月的军饷和粮饷了,而且,各个部队的装备都不齐,甚至几个人拥有一条火铳和一把刀,几个人中才有一件皮甲。若不是自己从前屯卫出发时带了朝廷刚奖的粮饷和装备,保不齐,一到锦州就得应付饷变。
残酷的现状迫使他不得不重新整编部队,将除辽东独立旅以外的部队编成一个锦州直属警备旅,由吴襄任旅长,两个纵队,分别由郭淳武和毛之介任纵队长,
每个纵队都有一个甲种旅,一个乙种旅,乙种旅无战事时专门屯田耕种,人数编制比甲种旅人还多,
甲种旅人虽少,但装备齐全,弹药配置充足,但终日苦训不断,以至于很多兵主动要求到乙种旅。
杨太曦力压众议,允许官兵自由选择,但他让甲种旅的兵饷是乙种旅的双倍。就这样,甲种旅仍然保持了一万八千多人,
其余近四万人均为乙种旅编制。为了应付粮饷的不足,他不得不在到锦州的一年后,提前启动辽东游击计划“星火燎原”,
将辽东独立旅分成北上支队,和南下支队,分别由肖恩,高志带领杀入辽东开展游击活动。同时为了掩护辽东独立旅的杀入敌后的行动,
杨太曦不顾参谋部提出有可能提前引发明金又一次决战的反对,强行带领郭淳武纵队和毛之介纵队又一个甲种旅约三万人;随行民夫两万余人;共计五万余人;大摇大摆离开锦州城,到大凌河卫所筑城。
同时上书孙承宗,请他命令远在皮岛的毛文龙配合行动。孙承宗接信后,大惊于他这种先宰后奏的行动和大胆,但仍旧命令毛文龙配合杨太曦,摆出进兵镇江四镇的架势,牵制后金兵力。
自己在宁远也急令蓟辽总督速从蓟洲派一万精兵进驻宁远,随时准备北上增援大凌河战事。同时命令驻扎在中前卫屯的赵率教领五千精兵和十二门红衣大炮即刻赶到锦州任锦洲指挥副使,
以便于一但杨太曦受绊于大凌河战事,后金又突袭锦州,锦州就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