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文官(第1/2 页)
李锦让张国柱和刘起带了队将士,盯着县令抄家,把举人老爷家的财产登记造册。自己叫上张鼐,两人一起出城,准备回营,顺便查看一下浮桥进度。
路上张鼐还在埋怨李锦:“咱们忙活了大半夜,这和咱们当时在北京搞的追赃助饷也差不多,还不知道能抄出来多少东西!”
李锦打算等大顺站稳脚跟以后,在占领区的各县清查一遍土豪劣绅,继续搞均田免赋,所以李锦必须要对张鼐解释清楚:“还是有区别的,追赃助饷是咱们当时靠武力,强行要求他们上缴财物;现在咱们抓住他们违法犯罪,用法律名正言顺的惩治他们。”
张鼐撇撇嘴说道:“在我看来都一样。”不就是把人抓起来,然后收缴他们的财产嘛!和大多数顺军将领一样,张鼐打仗勇猛凶残,但是不善于管理百姓。
李锦也苦恼,如果大顺的将领都是这个态度,那以后还真不能让他们插手州县治理。只是大顺开了两次科举,积攒下来的文官要么投降,要么战死,现在再想开科举,根本不会有读书人来应试。一艘快要沉的船,没有人会往上跳。
张鼐还是大顺九侯之一,这么重要的人物,无论脑子能不能转过弯儿来,反正以后是不能让他们挥刀向普通百姓的。
李锦还是要劝:“这些人屁股都不干净,咱们按法律抄他们家,既能得到粮草军饷,又能卖好给百姓,将来征兵收税,我们会轻松很多!”
“征兵收税这么繁杂的事,就交给你和泽侯吧,我只想领兵打仗,为陛下和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你想得美,把这些杂事都交给我们!”李锦笑着骂了一句,然后又严肃的问道:“你想过咱们大顺以后怎么办吗?”
张鼐骑在马上,转头看着李锦的脸,然后忽然变得颓丧之极,他告诉李锦:“陛下驾崩以后,我们在九宫山区扫荡了好久,一边想要寻找陛下遗体,一边为陛下报仇。从那儿以后,我们就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闯,几十万顺军也变成一盘散沙。”
“后来我们联系过佟养和,也想过投何腾蛟,最后遇到你派过去找我们的李友。他告诉我们,你和高将军在荆州站稳脚跟,邀请我们过去,所以我又带着这点部下,和泽侯一起护送皇后去荆州。”
“我麾下就剩这千余兵马,像丧家之犬一样,以后就跟着你们,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锦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要安慰他:“哪儿像丧家之犬了?现在荆州就是咱们大顺的家,马上襄阳、武昌,整个湖广都是我们的家!等把磁侯他们都接到荆州,咱们在这里好好经营,实力恢复了,就去找鞑子报仇!”
“你要记住陛下对百姓的政策,贵贱均田三年免征,赈济饥民恢复生产;然后严格约束部众,不杀不劫公买公卖。有了这些,就算我们现在只有千余兵马,最后也能席卷天下。”
张鼐还挺费解,李锦原来不是和自己一样,是个领兵的人吗?怎么才这几个月不见,嘴里就是文官那套了?
李锦也没办法啊,这些事原来都是文官做的,可是现在文官都跑完了,等打完武昌,差不多就要开始治理荆州了,没人可用只能让大顺的这群丘八上,刚才他还想把这个程知县绑回荆州呢!
“走吧,天不早了,咱们去看看浮桥怎么样了,再耽误两天,武昌的鞑子恐怕就会知道,我们想要进攻他们了!”
此时江边灯火通明,浮桥已经快搭到江中的沙洲上,看来明天白天,就能架好浮桥,接应马重僖带领的前锋过江。
第二天一早,李锦没叫张鼐,自己进城,查看抄家的结果。不看不知道,一个举人竟然积攒了不少家当,从地窖里起出五六万两白银,还有好几个粮仓,几万石粮食,什么铺子田产更是占了半个县。
其实这么多家产,也不是他一个举人能攒下来的,从他家祖上考中进士以后,不断有人投充,靠着家里每代都有读书人,利用身份和免税特权,不断兼并才有现在一个举人的家产。
李锦交待程知县,如果有苦主索要店面,只要有证据的,就归还给苦主,并且重新订立契约;没人认领的,就补偿给被他抢到家里的女子和被他打伤的百姓。
等这些都处理完后,就开仓放粮,每家分一石粮食,自己再带走一万石做军粮,余下的收进官仓,必要时可以接济百姓。
等打下武昌,挡住真正的满洲八旗兵的反扑,湖广地区的州县都会被自己收到治下,这些粮食、金银不过是暂时存放在临湘官仓而已,早晚都还是顺军的!
顺军还在搬运查抄的金银、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