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蹴鞠。(第1/5 页)
四十余勋贵子弟,列队如虹,飒爽出中军都督府,对面文官衙署内,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
此等情景,非人力所能驾驭,实乃局势使然。
汉人行事,素来崇尚“师出有名”,名正则言顺,事成于有备。
领导者掌有直属劲旅,则掣肘尽消,行事自如。
昔日张居正借戚继光之威,敢与满朝文武争锋;近观魏忠贤,借天启内操军之力,竟能令东林十三君子含恨而终,无声无息。
足见,实权在握,配以强兵,则行事无阻,如臂使指。
朱由校策马于勋贵之后,见队列严整,心中甚慰,暗道训练未枉。
对于这些子弟,他更惧其无能,而非才高。
试想,若真材实料,何至于京营颓废至此,守城之力尚不及孩童嬉戏?
“陛下又操练兵马乎?”
吏部尚书周应秋立于衙门之前,目睹军容,额间微汗,近日弹劾之声不绝于耳,压力山大,感叹帝王心腹难当。
身旁文书远眺,细数人马,确认道:“皆是勋贵之后,数目无误。”
周应秋闻言,好奇询问,文书遂详述前因后果,提及武略院迁入中军都督府,除军学学子外,尚有勋贵子弟受训其间。
周应秋点头沉思,目光追随远去的队伍。
另一边,朱由校领众归西苑,召见曹文诏,委以重任,命其携定国公之子徐允祯入虎贲卫武德营,半时辰后集队校场。
曹文诏领命而去,忙于营务。
朱由校回至暖阁,询及皇后行踪,得知其在做女红,又问所需之物是否齐备。
张成挥手示意,太监呈上蹴鞠数枚。
蹴鞠,古之竞技,曾为练兵之法,至汉唐尤盛。
然宋后渐变为娱乐,明时已非宫廷主流,然宫中仍有人乐此不疲,尤其是宫女们,常以踢球为乐,尽显闺中雅趣。
诚然,朱由校非蹴鞠之趣所动,他追求的是竞技场上的火花四溅,是那份不言而喻的较量与拼搏。
若非前世橄榄球赛的惊鸿一瞥,他或许早已将其引入军中,让速度与团队、力量交织成最激昂的乐章,那才是军中不可或缺的热血运动。
谈及足球,他自是了然于胸。
昔日国足之殇,如同高俅之后的历史尘埃,久久未能拂去,而今,他誓要亲手改写这千年的遗憾,让国足凤凰涅盘,重振雄风!
接过太监递来的皮球,他细细把玩,终是按捺不住好奇心,以刀剖之,一探究竟。
一番探究后,明人制球之秘跃然眼前:猪肠羊肠,吹气系紧,填充芦絮棉花,再缝制成球,匠心独运,令人赞叹。
怀抱新球,步入校场,丁修等人已候多时。丁修手执梅莺,傲然挺立,引得朱由校一球相掷,戏谑之意溢于言表。
丁修则以膝颠球,佛顶珠绝技展现,球落颈间,稳若泰山,脚法之精湛,令朱由校刮目相看。
“戚家军中,竟有此蹴鞠遗风?”朱由校上前询问,满是好奇。
丁修恭敬回禀:“此乃师公传承,军中蹴鞠,以赛代练,强健体魄,每逢胜战,更以蹴鞠大赛庆功,五军争锋,决出最强。”
闻言,朱由校眼前一亮,赞道:“戚少保真乃寓教于乐之典范!”
随即吩咐丁修唤来沈炼,欲传授新玩法,誓让众人耳目一新。
丁修离去后,朱由校环顾校场,只见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球门巍峨,渔网为后,场地划分清晰,尽显木匠皇帝之巧思。
他挥毫泼墨,制定规则,交予沈炼与丁修,并许下赏罚之诺,激励士气。
面对皇帝的新规,丁修与沈炼面面相觑,心中虽有疑云,却不敢言。
而沈炼之突然出现,更添几分神秘,众人皆知他本应忙于宣传,却不知何故突现校场。
朱由校一笑置之,心中自有计较。
在这片绿茵之上,他不仅要重振国足,更要让这古老的蹴鞠之术焕发新生,成为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沈炼非彼道中人,遂被召回,田尔耕临危受命。
二人面对皇恩浩荡的规制,不禁相视苦笑,挠头不已。
正统蹴鞠,乃三十二人龙腾虎跃,左右对峙,各司其职,从球头至散立,阵容严整。
此等千年传承之技艺,岂是随意挥球可成?
今上圣裁,化繁为简,改十一人制,仿若军阵布局,门卫、前锋、中场、后卫,各司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