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8节(第1/3 页)
</dt>
&esp;&esp;朱允炆转过身,对解缙示意了下。
&esp;&esp;解缙连忙将罗贯中搀扶起来。
&esp;&esp;“罗先生,请吧。”
&esp;&esp;朱允炆微笑着点头,伸出手,作了个请的手势。
&esp;&esp;罗贯中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入经厂的,一切似是梦幻,毫不真实。
&esp;&esp;司礼监下设文书房、礼仪房、内书堂、经厂。
&esp;&esp;其中经厂设掌司数名,负责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包括佛、道藏、蕃藏等书籍,可以说是皇上自己家开的印刷厂。
&esp;&esp;洪武中后期,经厂配有刊字匠一百五十名,印刷匠五十八名,裱背匠三百一十二名。
&esp;&esp;朱允炆想要刊印《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只靠着这些刊字匠、裱背匠、裱背匠是不够的。
&esp;&esp;“在刊字匠、裱背匠、裱背匠之外,招揽笺纸匠三十名、摺配匠五十名、裁历匠二十名,黑墨匠二十名,笔匠与画匠各三十名,限三日内办妥。”
&esp;&esp;朱允炆对赶来的司礼监少监王越吩咐道。
&esp;&esp;王越连忙答应下来,匆匆去安排。
&esp;&esp;朱允炆从罗贯中手中接过《三国志通俗演义》,敬重地看着罗贯中,然后提起笔,道:“朕擅填诗词于书稿之上,先生不会怪罪吧?”
&esp;&esp;罗贯中连连摇头,道:“皇上亲笔,是小民荣光。”
&esp;&esp;朱允炆毛笔蘸墨,轻声道:“不管你是不是真如此想,但这首词,不能少,少了的话,可就差了几分气势。”
&esp;&esp;解缙、徐辉祖与王绅走近前,看着朱允炆龙飞凤舞,一首《临江仙》跃然纸上:
&esp;&esp;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esp;&esp;是非成败转头空。
&esp;&esp;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esp;&esp;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esp;&esp;一壶浊酒喜相逢。
&esp;&esp;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esp;&esp;杨慎啊,别怪朕,要怪就怪你出生太晚了。
&esp;&esp;等你有这首诗词的意境与觉悟,起码要一百多年,朕等不起……
&esp;&esp;“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esp;&esp;解缙吃惊至极地看着这首《临江仙》,一股淡泊洒脱的气势扑面而来,即有慷慨悲壮,又有荡气回肠!如此意境不凡之作,当真是皇上所作吗?
&esp;&esp; 皇后,我们办一个书局吧
&esp;&esp;“好词!”
&esp;&esp;罗贯中深深赞叹。
&esp;&esp;自然而然的词句,在渲染历史兴衰、苍凉悲壮的意境时,又营造了沉浮在我,淡泊宁静的旷达情怀。
&esp;&esp;无论用词,还是咏古,亦或是抒情,境界,这首《临江仙》都极为出彩。
&esp;&esp;更让罗贯中惊喜莫名的是,这首词调,竟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内容是如此的契合,平添了几分感怀与豪情!
&esp;&esp;朱允炆深深凝视着眼下的《临江仙》,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esp;&esp;自己一直都在改变大明,不知道几十年后,还会不会有杨廷和与杨慎。
&esp;&esp;就算是有这两位人物,恐怕杨慎也不会被打屁股,一路发配到云南吧。
&esp;&esp;若是没有云南的沉淀,杨慎就没办法作出《廿一史弹词》,这首对秦汉所思的《临江仙》,很可能便不会出现在历史中。
&esp;&esp;这个险,朱允炆不敢冒。
&esp;&esp;剽窃就剽窃吧,反正没人可以识破。让他们翻遍群书,也找不出证据来……
&esp;&esp;只不过,朱允炆还不够无耻,没有写上自己的名字,思虑再三,添上了“杨慎”二字,道:“此词,乃是一位名为杨慎的才子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