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王磊心思一转,又说道:“好酒当有好肉,小浩,再给先生拿点肉食。”
“不用!”
青年一摆手,摇头道:“有酒足矣!”
他喝了酒,眼神愈加明亮。
这时候,青年坐直身体,脸上那放浪不羁的神态消失,取而代之的庄严之状。这一变化,那俊朗的面孔令人心生好感,连小浩都忍不住心中嘀咕两声。
“适才,在下听闻两位辩论,见猎心喜,也想讨教一番。”
青年揖礼道:“颍川郭嘉,请指教!”
王磊坐直了身体,朗声道:“邺县王磊,请!”王磊面无表情,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没想到会在这一座道观偶遇郭嘉。以郭嘉现在的年龄,和他应该相差不多,应该是四处游学而偶然途经此地,恰好听见他和杜畿的辩论。
杜畿收敛了对郭嘉的轻视,观其气度,察觉此人不是泛泛之辈。
其形虽放浪,气度却不凡。
郭嘉大袖一展,说道:“适才辩论中曾提到大汉式微,朝纲不振。一提到朝纲,不得不提及几年前的黄巾贼作乱。阁下见识不凡,我们以黄巾贼为题,各抒己见。”
“可!”
王磊点头,眼中斗志昂扬。
ps:辩论,继续论战。
第27章带着郭嘉赴任
郭嘉略作沉吟,抛砖引玉道:“国家崩坏,归根结底是张角引发的。他蛊惑人心,妖言惑众,煽动百姓作乱,使得国家陷入战火。由于战争频发,各地官员纷纷加强自身的力量,甚至皇帝还下诏恢复州牧一职,加强了州牧的权利,滋生了一批权势巨大的诸侯。”
“诸侯实力强大后,听调不听宣,尾大不掉,反过来又进一步削弱皇帝的掌控力。”
“其结果,对国家更不利。”
“要打破这样的局面,只有从诸侯当中挑选一个既忠于皇帝,又能力卓越的人,荡平天下的叛乱,奉天子以令不臣,逐渐削弱诸侯的权势。不过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只要皇帝亲小人远贤臣,最后还是会失败。”
郭嘉眼中神采奕奕,掷地有声的说道:“削弱诸侯的力量,而加强国家的力量后,还需要效仿霍光,废除没有能力的皇帝,立贤能之主才能改变局面,中兴大汉。”
他双眼熠熠生辉,一摆手,示意王磊继续。
抛砖引玉,已经足够。
杜畿面sè微变,他对郭嘉轻浮的行为不满意,并且郭嘉年轻,所以他一开始轻视郭嘉。听完郭嘉的分析后,尤其是郭嘉提及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以及行周公废立之事,让杜畿心中掀起滔天巨浪,因为这番论断一旦正确,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会有诸侯混战。
杜老爷子眼眸眯着,看不出心中想什么?
此刻,目光都汇聚在王磊身上。
王磊神sè平静,接着说道:“奉孝先生之言振聋发聩,令我佩服。”
“但是,对于国家崩坏的原因,我认为不是张角引发的。说到底,张角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第一个站出来反抗大汉朝罢了。张角为什么聚众起兵?因为活不下去,至少他本人活得不够好,而恰好还有无数人比他的境遇更惨,所以张角有了机会。”
“追本朔源,是皇帝昏庸,朝中jiān佞当道。”
“诺大的一个国家,为国为民的人永远只有那么一小撮。不仅如此,这一小撮人却仅仅占据道德的立场,手中没有兵权,没有话语权,以至于难以扭转局面。”
“百姓纯朴,更畏惧官府,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造反。”
“黄巾贼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响应的百姓多达数百万之众。出现这么庞大的阵容,总该有一个原由啊,没有谁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这是最有趣的的地方。唯一的解释,张角聚众起兵是顺应民心的,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皇帝昏聩,官员无道,兵祸连连,赋税沉重,年景不好,……”
“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张角的反叛,促成黄巾贼的诞生。”
“即使没有张角站出来,也可能会有李角、赵角之类的人。我不是为黄巾贼开脱,客观的看待黄巾贼的问题,很大原因是官府造成的。”
“不过,张角终究是一个格局不大的人。”
“张角聚众起兵后,被胜利冲昏了脑袋,很快失去最开始的初衷,人人迎接的黄巾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流寇。黄巾贼所过之处,打家劫舍,祸害百姓,把支持起事的百姓得罪了,失去了最重要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