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帝移葬清西陵,永佑殿改名“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正院改为喇嘛庙。乾隆帝之所以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正如他在《喇嘛说》碑文中所述:“盖因蒙古奉佛,最信喇嘛教,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并以喇嘛教来保全“大清基业万年盘石之安”。正因如此,雍和宫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使寺院具有奉佛和供奉清帝祖先的双重职能。此后,乾隆皇帝大兴土木,增建许多寺庙殿堂,从而使雍和宫规模宏伟,巍峨壮观。
然而雍和宫兴建之初和现在或许有所不同,在诸多文献中都显示其内部曾建有花园。金梁编着的《雍和宫志略》中也说:“在太和斋的西边,有一座花木扶疏的小花园,园里面的大小树木,全都是西府海棠,并没有别种杂树。这座小花园,名叫‘香红雨’,俗名叫‘海棠院’。海棠院四周,都有回廊相通。在北部回廊的前面,有殿房两层,前殿叫‘?##褪摇��蠛肜�拿�小�###陀槿恕�:蟮罱小�托恼���蠛肜�拿�小�咴魄纭�U饬讲愕钭笥遥��加信浞俊U飧龅胤绞怯呵淄跏贝��返谋鹗揖幼〉牡胤健薄G迦寺�狻⒄鹁�凇短戾肱嘉拧分忻栊吹溃骸坝汉凸��诠�蛹嘀���乇臼雷谇臂。�奈�拢��锷�又�5钣畛绾辏�嗌杵胬觥A�鼻彖螅�煊曷�又�ǎ�哒山鹑荩�死衿焯粗�瘛7筛蟾吹溃�薹蔷惑郏��阼�猓�即�钍帧9袒仆贾�坠郏�ぴ分�懔忠病9���樵海�宋糁�匠兀�朊盼�桨簿印⑷缫馐摇⑹�偕交分�U�以惶�驼��笪�L脑海�趾笱勇ヒ淮��魇�栽印薄?/p》
第十章雍亲王府(3)
当时,京城没有传播藏传佛教经典、仪轨的场所,乾隆皇帝为纪念他这位笃信佛教的父亲,也为国家稳定考虑,向章嘉活佛详细询问了佛教在雪域是如何弘传的、讲论佛法的寺院是如何建立的等问题。章嘉活佛陈述之后,乾隆皇帝认为,“皇祖先帝在位时,广弘佛法,现在我们若在皇城宫中创建寺院,定会使佛教复兴。”章嘉活佛闻后,表示愿竭力协助圣上,改建寺院。乾隆帝十分欢喜。关于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的事,就这样由乾隆帝倡导,并与章嘉活佛商议决定了下来。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在征询三世章嘉活佛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这里成为皇家寺院,俗称喇嘛庙,也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由于雍和宫的前身为王府,所以它的建筑格局异于其它的寺庙,宛若一座简缩了的王宫。宫门面南,由南至北在长约480米的中轴线上,排列着牌楼、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殿、万福阁、绥成楼等殿堂楼阁。宫东西宽近120米,在主要建筑的两翼,两两对称地建有钟鼓楼和碑亭、密宗殿和讲经殿、数学殿和药师殿、班禅楼和戒台楼、照佛楼和雅木达嘎楼、永康阁和延绥阁,以及东、西顺山楼,东、西配殿。
乾隆将雍和宫改建为寺院原因有四:一、此处出过两位皇帝,乾隆皇帝认为此处是潜龙宝地,只有改为寺院最为合适。二、雍正在位时施行残酷的特务政治,杀人太多,犯下罪孽,乾隆为其父忏悔超脱。三、乾隆的母亲虔诚信佛,将雍和宫改建成寺庙可以满足母亲信佛的心愿。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乾隆出于国家稳定统一的政治目的,为了巩固国土的安宁,必须加强与信奉喇嘛教的蒙、藏民族的关系,故把雍和宫改为喇嘛寺院。乾隆皇帝就是要通过雍和宫而加强清朝朝廷与蒙古和藏族地区的佛教界人士的关系,扩大清朝朝廷对藏传佛教的影响力,逐步强化对藏传佛教的管理,以达到他笼络安抚蒙藏两大民族的目的。
现在雍和宫中部有一座御碑亭,亭内有一块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所立的四体文碑。碑文是乾隆皇帝所撰的《喇嘛说》,记述了喇嘛教的来源和清朝政府对喇嘛教的政策,即“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辑藏安边”,“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碑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体书写,汉文部分系乾隆御笔。
东八角碑亭。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内有汉白玉石碑一座,碑文用满文和汉文书写,记述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的缘起
四体文碑亭与亭前香炉
4。世界之最——白檀巨木弥勒大佛
万福阁是雍和宫内最高的建筑,在雍和宫的地位也最为重要。万福阁殿内的弥勒大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木雕佛像,1990年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雍和宫弥勒大佛见证了一段清乾隆皇帝与西藏七世###喇嘛友好的佳话。据清理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