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兰方面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全歼盘踞在 克里米亚的德军。华西列夫斯基在此役中负伤。1944年6月,华西列夫斯基又指挥第1波罗的 海沿岸方面军和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实施白俄罗斯战役。 华西列夫斯基强调优秀的军事将领应该在组织和保障战役中把参战的各军兵种最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在战斗中运用自如。他在1945年2月实施的东普鲁士战役正体现了这一点。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向柯尼斯堡和泽姆兰半岛的德军发起进攻。他采取正面突击的战法,利用强大的炮兵火力和轰炸航空兵火力,从地面和空中给德军以沉重的打击,实施炮兵与航空兵、地面部队与波罗的海舰队的协同,成功地歼灭德军东普鲁士集团,占领柯尼斯堡。 强调进攻是华西列夫斯基指挥作战原则中的主要特点。他认为即使防御也不应该是消极的,而是要积极防御,并选择时机,以反突击的方式转守为攻。在进攻时,强调快速、果断。指挥员要迅速准确地对战斗和战役中发生的各种极为复杂的变化做出反应,要判断准确,时机得当,措施坚决。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最坚决的进攻样式是合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的远东战役就是在这些原则下进行的。
第四部分华西列夫斯基 元帅(3)
苏军根据雅尔塔协定,向东方集结兵力
根据雅尔塔协定,苏军在西线战争基本结束之后,准备参加对日作战。早在1944年春天,苏军即已注意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东普鲁士战役后,华西列夫斯基着手战役的准备工作。1945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等人制定出对日作战计划,与此同时,苏军开始自西向东调运部队和作战物资。6月,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所有的参战部队。远东战役作战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十分复杂,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善于采用大范围机动、迂回战术的苏军的行动。同时,驻守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100多万人,而且训练有素。华西列夫斯基深感责任重大,为使拟定的作战计划更全面、准确而进行反复调查、讨论,最后确定了对日作战原则。他命令参战的后贝加尔方面军、第1远东方面军和第2远东方面军从3个方向即后贝加尔、滨海和哈巴罗夫斯克发动迅猛进攻,对日军主力实施合围,同时阻断其预备队增援。由于作战计划切实可行,苏军的进展相当顺利。在苏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关东军很快就全线溃败。苏军从3个方向直插日军纵深。为加快战役的发展,华西列夫斯基当机立断,命令各方面军组成快速部队,深入敌后,占领重要的军事和工业目标,与此同时,又向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等城市派出空降兵,占领这些军事要地。此举大胆果断,不仅保护了这些重要目标,而且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甚至连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都未能逃脱,做了苏军俘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在24天之内全部被歼,与华西列夫斯基的出色指挥是分不开的。远东战役是华西列夫斯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的最后一次战役。战后初期,华西列夫斯基继续在军中担任要职,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为苏军的改革和训练做了大量工作。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出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1953年起先后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主管军事科学研究的副部长。1959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 华西列夫斯基荣获两次“苏联英雄”称号,8枚列宁勋章,苏联“胜利”最高功勋章及许多其他勋章。著有《毕生的事业》。 1977年12月5日,华西列夫斯基在莫斯科去世。 (刘平)
第四部分霍普金斯 政治家(1)
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Harry Lloyd Hopkins,1890—1946),美国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总统的特别助理,有“影子总统”之称。 霍普金斯于1890年8月17日出生在衣阿华州的苏城。其父是老练、随和但又没有主见和得过且过的马鞍匠,无论住在哪里,总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公民之一;其母意志坚决,身强力壮,笃信宗教。 霍普金斯幼年时期得过伤寒症。此后,他长期体弱多病,在学校里有“瘦皮猴”之称。1912年,进入以学术空气浓厚而著称的格林尼达学院,学业超不过中等程度,却爱好棒球、篮球以及拉选票之类,是一个十足的球迷。大学毕业之后,到新泽西州邦德布鲁克的贫苦儿童夏令营当管理员。1914年,霍普金斯当上了纽约市社会赈济局儿童福利部的执行秘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冢�尤牒焓�只嶙橹�?924年,出任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