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水(第1/3 页)
回到龙腾客栈,杨曦发现镖师们正在绑车挂马。邢镖头迎面走了过来,道:“少主,收拾一下,咱们该出发了”
“这么快就从季府回来了?”杨曦问道。
“是,只是送封书信过去,用不了多少功夫的”
“可见得季安、季虎两位将军?”
“见了,我去的时候正赶上他们操练兵马,所以没做过多停留,送了信就回来了”
“哦”,杨曦点头应道:“咱们什么时候走?”
“吃过午饭就走”
“好,我这就去收拾一下”,说罢,杨曦躬身行了一礼,朝自己的客房走去。
安君县再往南走就是惠县了,两县以潞水为界。说起潞水,那是大燕境内最大的一条河,西起百图穆托姆勒雪山,过大燕安君、铜陵、祈君,经东陵国入海。大燕北境这三县的边界都是依潞水而划的,如能从上空俯瞰,会很清晰地发现,潞水就像一把银刀一样把这三个地方从大燕版图上划了出去。
早些年间,潞水之上只靠渡船载人,而且运费不菲。只有达官显贵、富贾豪绅搭乘得起,老百姓根本无力承担这种花销,所以没什么大事他们根本不渡河,如若非过河不可,也是冒着生命危险摸着河中的暗锁走。车辆、马匹、货物等沉重物品过河极为不便,所以过河行商的寥寥无几,寻常买卖利润还不抵运费,谁也不会做这亏本的买卖。
那个年月,因为横贯着的潞水,北境三县跟胡人打的交道比燕人都多,以粮换马、以布换皮这样的事很平常,很频繁。慢慢地,边境的燕、胡百姓自发地形成了集市,其中以铜陵县的虎子集最大,人也最多。同样被潞水所隔的百图和东陵北境的百姓也都闻讯而来,大车小辆,肩背手提的,到集市上或换些钱,或换些自己喜欢的吃的用的。边境的百姓带着自家的特产,换着别家的特产。日子长了,他们卖的也不仅仅是布粮皮毛、锅碗瓢盆这些吃穿必需的东西了,大燕的佳酿、北胡的弯角玲、百图的蛇胆丹、东陵的蟹子酱,有人变起了戏法,有人练耍着杂技,还有人做着鬼脸逗大家笑,他们都能挣到钱,不说大富大贵,起码能养家糊口、吃穿不愁。
后来虎子集名头越来越响,买卖日渐增多,商品愈发云集,人流日呈鼎沸,好一片红火升腾景象,其繁华程度虽说比不了深处大燕腹地的灵州,但跟大燕其他州县比起来,可是强上好一截儿。
可惜的是,边境的繁华并没有持续多久。虽然大燕的北境、北胡的南境以及百图、东陵相当一部分的百姓都希望这里会越来越好,但民心还是抵不过一些大人物的想法,他们有他们站得很高的角度,他们有他们看得很远的眼光,有些利益该舍,有些权力该争,就比如那位高高在上的燕皇,他的每一个想法,别说北境,就是天下,如果他愿意,也搅得动。
燕皇初继位那几年,可谓意气风发、宏图壮志。划疆定土、修刑改律、升迁贬黜、清风教民,兴商固农、架桥铺路、冶铁开矿、治水抗旱,每一件事他都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皇上似乎永远不知疲累,永远无所畏惧,因为他那年轻的心跳得火热,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小火慢炖,他只是知道翻锅爆炒,他想让这个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尽快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昌盛。就像一盘棋,所有的车马炮、象士卒都要按着他的划定循规蹈矩地走,且要走得高效,走得迅捷,一步都不能错,顺从他的会活得很好,违背他的会死得很惨。这就是他的治国之道,也是他死死维护的底线,他希望整个国家紧紧相依,依偎在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皇的身边,像一个大家庭,而他,自然是不容挑战的家长。
潞水,又一次出现在他的眼前,每当他憧憬心中最美好的画面的时候,这条把北境三县从自己的版图上分割出去的长河,总会不期而至地搅乱了自己的美梦,就像日升月落一样,从不爽约。好吧,这根眼中钉、肉中刺,到了该拔下去的时候了。来,吹起战争的号角,大燕的百姓们,是时候向最后的一个劲敌发起冲锋了。
为加强北境三县统治,燕皇在潞水搞了个很大的水利工程。首先由工部在安君、铜陵、祈君三地南临潞水界各选了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起土建桥。
在南境的黑荒山上,开山取石。那是大燕石材最好的地方,只为御供,寻常工程根本没资格使用。即使这样,还是要在山上精挑细选,选出了黑荒山中的上等石料数块,最后打磨成三十根三人合抱、长六丈的石柱,长三丈、宽三尺、厚三尺的石板若干。
在朝州,大燕主要的铁矿聚集地,也是全国制铁最发达的地方。工部想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