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爱情走到了分叉路口,爱情本身已经没有了,樟脑丸也好,肥皂也好,或者香水,都已经在日复一日的消磨里变小变少,几乎不可见。它消失在空气里,消失在叹息里。
向左是持续,向右是决裂。
有很多决绝的女子,她们说,如果没有爱情,就什么都不要,不要感激,不要恩情,也不要将来某天仍然接受对方的关怀与帮助。她们情愿彻底退场,将这段情变成心口一处深深的疼。
向左走,是俗世中的妥协者,也是理智型,与平淡生活相吻合,更懂得生活的艺术。
而向右走,走上决裂的那一种人,是完美主义者,容不得一点瑕疵与尘埃;也是理想主义者,宁玉碎,不瓦全,如果得不到最好的,就一拍两散,跑得远远,远远,远成前尘往事。
举一个例子,就像《东京爱情故事》里的里美和健一,爱情结束后,两个人仍然生活在同一圈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做起了朋友。而莉香,明明早已回到东京,仍避而不见完治。对她来说,与完治的一段感情已经是一瓶挥发完的香水。但在熙熙攘攘的东京街头,完治不识趣地叫住了她,把她拉回三年前的回忆里。
我深深相信,这只是邂逅,以后,她还是不会与完治见面。
向右走的人,既然当初选择了那一声裂帛,就不贪这一点余温。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别成永诀
不知道我算不算一个决绝的人。我认为,恋人一旦分手,最好老死不相往来。
“分手了,还是朋友”这种话,不过是场面应景,大可不必当真。
如果两人因为不相爱才分手,那么就干净利落地说再见,反正两讫。
如果一方负了人,那么就有愧于心,想找机会将功赎罪,而被踢飞的一方不必给他这种机会。觉得自己受了伤,有理由接受馈赠,便连输两次。
分手了,就死心塌地地认命。再大的痛楚,忍个三年五载都会隐约至不可辨。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生活的内容也一直在新陈代谢。
为何再找那个人做朋友,为何任由他出入你的生活,在你面前晃来晃去,时时提醒你曾经的狼狈?
既然没有他的爱情仍可过活,又何必接受这种半路出家的友谊?
既然没有一生一世的缘分,可不可以就此抹过,将眼光投放到更远处,不再拘泥于同一个人?
既然爱情已经成昨日黄花,那么就彻底散场,当作一段回忆,让这个人的一切清清楚楚地成为过去。
为何要让他改头换面,继续影响自己的生活?难道真存了侥幸心理,以为死灰会复燃,以为有朝一日还可重拾旧好?为何还恋恋不舍,不甘离去?
分手了,就是生别离。从此不与他来往,用一个决绝的姿势断了念头。就像张爱玲给胡兰成的最后一封信:不要再写信来,纵然写了,我也是不看的了。
如果不看,那么无论怎样的巧言令色,都不能再起一丝微澜。
这个人再要如何说,如何做,通通不过是无用功。而他令她所受的种种委屈,都已不计较。
分手了,就断了关系,无需假惺惺给予友谊的寸光寸暖,无需这种带有施舍意味的补偿性关爱。
分手了,就退出各自的生活,以免成为一个阴影,对下一场恋爱有所不利。
分手了,不要打无声电话给他,更不要哭诉。总之,就让自己输得痛快些,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横竖不过是个男人。这样的男人每天在十字路口有一打,凭什么非他不可?凭什么即使分手,还要一个友谊的虚名,任他阴魂不散,继续观看你的悲喜?
。。
人到中年
有很多事情中年不宜,比如失业、离异,也比如结婚。
中年失业就像行到半途却抛了锚,天地不应。也就是找不到出路时惊觉自己回不去了,然后呆在原地,欲哭无泪,连乞讨都没人同情。
中年男人如果失业便断了脊梁骨,不得不佝偻人生,老老少少都会用一种轻蔑的目光注视你。最不忍听到下岗两字,因为下岗直接反映出承载打击之人的年龄。人到中年,有太多事已经不能回头,很多机会不可能再度垂青,与命运叫板的力道已然弱了,就像残阳夕照。
如果中年男人怕失业,那么中年女人怕的莫过于离异。
最好的年华已经耗去,自觉劳苦功高,死心塌地冠其姓,做其鬼,哪知平地起惊雷。人到中年,七年之庠一庠再庠,彼此只剩下恩,而丧失了爱。